北京时间4月5日9时12分迎来清明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既是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兼具自然和人文内涵。
清明节气,这些时令美味和民俗你知道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清明·民俗
●五色糯米饭
每逢清明节、三月三,壮族人每家每户都会制作传统食物——五色糯米饭,供祭祖或者赶歌圩时食用。五色糯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纯天然植物上色,不仅颜色鲜艳,气味清香,还有强身健体、驱虫去病的功效。
●青团
清明时节,在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习俗。传统青团是将新鲜的浆麦草或者艾草捣烂后挤压出汁,与糯米粉充分揉和,根据个人喜好包入不同的馅料制作而成。青团自带植物的天然清香,软糯、香甜。但糯米不易消化,肠胃功能不好的人要慎食。
●甜酒发糕
甜酒发糕是著名的南宁小吃。这道美食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因此深受人们喜爱。清明时节人们喜欢蒸发糕,重要的不是好不好吃,而是看蒸得够不够“发”、够不够“高”,以此来寄托“发财”“高升”的美好愿望。
●馓子
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火时食用的“寒具”即为馓子。那时候,为纪念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要禁火3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至今,很多地方还有在清明之际吃馓子的习俗。
●烤乳猪
在广西一些地方,烤乳猪是不可或缺的清明祭祖佳品,人们也给它起了非常好意头的名字——“鸿运当头”“红皮赤壮”等。在祭祖时向先人奉上脆皮金猪,祈福子孙身体健康、家人和睦、宏图大展。
清明·养生
●夜卧早起
清明时节,白天开始逐渐变长,夜晚慢慢变短。我们该顺应天气转换,夜卧早起,注重睡眠,避免熬夜、娱乐过晚,否则有损肝脏夜间收敛藏血之性。
●运动有节
清明时节,大自然清气初升,浊气下降,正处于晴天与阴雨天混杂变换之际。中医养生中,肝通于春,肝喜条达,因此该时节人体筋骨始动,适宜进行缓慢有节的运动。建议大家适当增加运动量,但要避免过度运动而引起筋骨不适。
●情志舒畅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缅怀已故之亲,难免诱发悲伤思念之情,更应适当调整自身情绪。根据春时阳气生发的特点,此时节应增加室外活动,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豁达恬静的舒畅状态,感受大自然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一面。
●舒肝和胃
孙思邈云“春日宜省酸增甘”,春日肝气偏旺,兼加清明多雨多湿易伤脾胃,胃肠偏弱,应减少酸涩之,增加甘温健脾易消化的食物,如薏仁、山药、豆芽、菠菜、各类花茶等。
●防风避寒
清明时分,气温初升,天气变化较快,不要骤减衣衫,此时是流感等传染病高发时节,更应注意后背部及双脚的保暖,避免人体初升之阳气的损伤。养生中应遵循“春捂”的特点,避免过早换上单薄衣衫。
(来源:南宁云—南宁晚报 刘晓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