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23年度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记者 冼妍杏 摄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标志性成果展。记者 冼妍杏 摄
书籍《中国语言资源集·广西(汉语方言)》。记者 冼妍杏 摄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成果展示。记者 冼妍杏 摄
16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下文简称“语保工程”)2023年度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语委办负责同志和全国语保专家齐聚美丽绿城南宁,共同研究交流语言资源保护相关工作。
会议总结了语保工程第二期建设有关进展,研究部署了语保工程二期标志性成果打造、语言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此外,会上还发布了辽宁、广西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省中国语言资源集。
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该工程共完成1700多个野调查点的调查,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的120余个语种及其主要,收集原始件数据超过1000万条,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的语资源库。
为保护与保存丰富的语言资源,2012年经教育部同意,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广西库建设正式启动,广西成为全国开展此项工作的五个试点省区之一。广西历时10年完成218个语言资源保护调查点项目建设,调查收集原始文本约1679万字、音视频数据约124万条,基本实现广西世居民族语言全覆盖。其中,由自治区语委办组织的120个国家层面项目全部顺利结项,10个项目被评为优秀、30个达到优良;建成了2个实体语言博物馆,出版了《中国语言资源集·广西(汉语方言)》共7卷420余万字,为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语言资源集·广西(汉语方言)》全书包括语音卷、词汇卷、语法卷、口头文化卷等,书中每个方言调查点的内容包括1000个单字、1200个词汇、50个句子、20分钟的口头文化转写内容,生动、具体、真实地展示了该地的方言与方言文化的整体面貌,就像一幅幅广西汉语方言与方言文化的绚丽画卷,一卷在手,就可读遍、听遍、览遍广西各地的汉语方言及以当地汉语方言为表达媒介的口头文化,成为展示广西特色文化的重要成果。该书的出版也为广西各方言区推广普及普通话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对照蓝本。(记者 冼妍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