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边境地区教育示范带建设

泛北新闻|来源:广西日报2023-06-26 10:33:23|网络编辑:杨琪玉

东兴市坚持在资金安排、资源配置和规划发展上向教育倾斜

加快边境地区教育示范带建设

近年来,东兴市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抓未来”的发展理念,在资金安排上优先保障教育、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在规划上优先谋划教育,不断深化办学和教学体制改革,率先加快边境地区教育示范带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6月20日,该市召开推动教育民生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该市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透过一组组数据,可以看到该市在建设边境地区教育示范带方面走在前面,其取得不俗的成绩。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办学条件更加改善

东兴市将优化学校布局工作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推动基础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统筹抓好教育项目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2.7亿元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高中教育等项目,建成公办学校4所,新增学位7461个,新增校舍面积22.5万平方米,累计达42万平方米。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2700多万元,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教学一体化系统、三个课堂网络等教育信息化工程实现乡镇学校全覆盖、城区学校覆盖率80%以上,有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全力做好“两个只增不减”工作。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有力地保障了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2022年,东兴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拨款同比增长7.58%,生均一般公共经费预算教育经费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普通初中、普通小学、幼儿园分别同比增长11.7%、22.48%、11.76%、9.48%、14.68%。

坚持系统发展观念

教育公平更加彰显

全面落实学生资助。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至大学毕业生的资助体系,发放边境学前教育免保教费940.3615万元,受益学生达13250人;发放普通高中(中职)免学费学生1386人,发放补贴103.95万元;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资金910.83万元,受益学生达10461人次;2022年发放边境大学新生入学补助896人,发放补贴179.2万元。认真落实“双减”工作。该市创新实施“1+2+4+N”“双减”模式,提供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比例达80%,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90%,教师参与率达95%。同时,结合实际开发文化传承类、艺术欣赏类、科学探究类、手工创作类、益智类等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凝心铸魂立德树人

教育成效更加显著

东兴市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教育作为打基础、利长远之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项教学成果获奖。2021年度组织申报的广西基础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中,东兴市获奖4项,其中一等等次1项,二等等次3项。课改模式初见成效。扎实推进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构建“教研训一体化”研究教学模式和具有边境特色的“国门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课改成果效应不断扩大,辐射带动了乡镇村完小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成效得到明显提升。

建立健全措施保障

教师队伍更加壮大

该市始终突出抓好名校长、名教师培养,落实好教师待遇保障要求,建立完善遴选、培育、管理、激励等机制,努力办出有温度、有质量、有特色的教育。加大教师招引力度。全面加强教师培养。建立“国培、区培、市培选拔培训”、县(市)集中培训、学区跨校培训、学校校本培训、教师自我进修“五位一体”培训体系,培训面覆盖全市中小学教师。与区内外师范院校合作,精心打造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定制培训课程,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2022年以来,组织参加“国培”“区培”“市培”专题培训50多期,培训各类教师6000多人次,不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积极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印发《东兴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统一核定各类岗位的岗位总量,每年按总量10%选派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序流动,城乡、校际间教师队伍水平差距有效缩减。

本报记者 苑长军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