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享端午 “潮”游八桂

旅游|来源:广西日报2023-06-30 10:28:10|网络编辑:罗娴子

本报记者 骆万丽 许丹婷 通讯员 杨馨怡 何云飞

编者按

“五一”八桂人潮涌动,端午旅游再创佳绩。在端午三天假日里,全区各地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妙趣横生的民俗活动,打造新场景、新业态,让广大游客尽情尝香粽、赛龙舟、赏民俗、品文化、享受悠闲的假日时光……

尽管端午节日时有下雨,但丝毫阻挡不了人们出游的步伐。民俗游、休闲游等成为最受欢迎的旅行模式,高铁游、自驾游成为出行旅游主力军,探亲、周边休闲度假成为主要旅游目的。热气腾腾的“端午经济”,成为全区文旅市场全面恢复振兴的生动写照。

1 民俗闹起来

包粽子、赛龙舟……各类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成为今年端午节最鲜明的符号,寄托了人们祈求安康的美好愿望。

东兴市开展2023年琴趣端午·清风颂廉——端午亲子音乐会,50对亲子家庭一起度过了与“粽”不同的“清风”端午。活动现场精心设置了亲子包粽子环节。家长们拿出看家本领,折粽叶、填糯米、压紧、封口、扎绑,孩子们边向家长们取经,边听家长们的“廉洁经”,在温馨粽香中感受浓浓的“廉味”。

粽香万里,情满八桂。凭祥市凭祥镇南山村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文化活动,村民们欢聚一堂包粽子、赛技艺,个个动作麻利,忙得不亦乐乎,其乐融融;在贵港根竹镇,社区居民4人一组,展开包米粽比赛,现场弥漫着浓浓的端午节氛围;在南宁园博园,市民游客现场体验包粽子的意趣,沉浸式了解端午节文化……

八桂江河,千帆竞发。6月22日,在百色市右江区江滨公园三江口举办的水上龙舟赛中,一条条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36支参赛队伍奋楫竞渡,两岸观众欢呼呐喊,热闹非凡。

这场以“龙腾端午·大美右江”为主题的百色右江端午龙舟文化节,还推出了壮乡美食、农特产品和非遗手工艺品展览,吸引八方来客积极参与。“白天看龙舟赛,晚上品美食、赏非遗,玩得非常尽兴。”游客黄瀚说。

全区各地迎来了久违的龙舟赛事:南宁邕江,鼓声震天、龙舟竞发;桂平市郁江横渡渡口,众人划桨、劈波斩浪;桂林月光岛的水面上,百舸争流、浪花翻滚……千年传统赛事,在疫情后尽情释放,展示出新的活力。

各地民俗,精彩纷呈。凭祥市将端午习俗和壮乡风情相结合,开展抛绣球、套圈圈、投壶等具有壮乡民族特色的活动;北海市涠洲岛景区策划沉浸式体验国风大秀,推出艾草花束、射五毒、投壶等端午民俗活动吸引市民;在崇左市花山岩画景区,游客们参与扎染、手工制作艾叶香包等活动,边赏美景边体验民俗……

2 文化活起来

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场馆纷纷发力,围绕端午民俗开展寻味传承体验活动,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端午期间,恰逢“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广西巡展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其中展出2册与广西相关的《永乐大典》嘉靖副本原件,即《南宁府志》和《梧州府志》,吸引广大读者和市民走进图书馆,在浓浓书香中度过端午假期。据统计,端午假期,《永乐大典》广西巡展观展达到4000人次。

南宁市民周女士提前进行了预约,趁着端午假期带着孩子走进图书馆,一睹《永乐大典》真容:“通过观展,了解了《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以及书里的广西故事,涨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这是对孩子最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其他文化单位也竞相发力,利用假日传播端午文化。自治区博物馆制作端午节主题流动展,推出“博物馆里的端午文物”线上活动;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咸阳博物院,于端午节前主办《精品铜镜展》;南宁市博物馆推出“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公益研学,成为众多家庭开展亲子研学的首选;广西科技馆开展“浓情端午 乐享科普”系列活动,让市民体验“非遗+科技”制龙舟、DIY中药香囊等活动,端午假期累计接待人数1.5万人次……

在玉林园博园,“玉韵国潮”非遗大市集设置非遗、潮玩、美食等30多个市集摊位,打造出一条沉浸式国风街道。来自贵州的游客陈女士说到:“落日余晖,华灯初上,踩着琉璃灯光走进充满古韵古味的大市集,沉浸式体验玉林非遗文化,别有一番风味。”

贵港市举办端午诗会,现场表演、朗诵了20多个自编自演弘扬清廉的文艺节目,以多种形式展示诗词文化的魅力;梧州市开展“迎端午 弘传统”主题的绘本分享、端午节知识竞答、诵楚辞活动,给市民带来了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传统佳节。

桂林市推出桂海晴岚·2023桂林草莓音乐节。6月23—24日,音乐节举办的两天时间里,秀甲天下的山水美景、雨滴声中的浪漫旋律,构成极致的视听盛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乐迷游客。

3 旅游潮起来

这个端午假期,不仅传统民俗活动让人游兴盎然,更有一些旅游新业态、新产品让人眼前一亮,新颖多彩的“潮”游模式满足了人们与日俱增的个性化需求。

避暑休闲游。在大新龙宫仙境,游客一边欣赏零下五度的特大冰雪洞,一边品尝清凉美味的凉粽,其乐融融。在柳州鱼峰区里雍镇的烧烤露营基地,游客漫步柳江边、竹海下,吃烧烤、玩露营,告别烈日暴晒。

端午夜场游。东盟方特推出端午夜场,以游园的方式让游客观舞龙灯、赏星河秀、览东南亚风情祈福舞蹈。南宁之夜文旅街区举办无人机表演、舞蹈秀、祥瑞舞狮等活动,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共享端午之夜。

文化体验游。玉林推出清廉家风游线路,游客纷纷前往兴业家风馆、博白王力书院等景区景点,感受良好家风教育。九门邕州小镇推出“端午大阅”沉浸式亲子研学类剧本游戏,点雄黄、旱龙舟比赛、对话屈原等趣味活动让游客重拾古风趣味。

露营主题游。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推出星空木屋露营、清凉捕鱼等活动,让游客们暂时远离城市喧嚣。三江布央高山露营基地的帐篷节推出的烧烤、聚会、露天电影等活动受到年轻游客的热捧。

特色乡村游。玉林市玉州区仁东镇鹏垌村开展“寻味端午 沉浸鹏垌”活动,歌舞演艺、剪纸展示、端午美食DIY为游客营造节日氛围。梦呜苗寨景区游人如织,“芦笙比响”活动最为火爆,200支芦笙队伍齐聚梦呜苗寨狂欢。据统计,梦呜苗寨景区6月22日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同比增长151.22%。

生态休闲游。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龙塘果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荔枝,感受魅“荔”灵山。负责人俞作鹏说:“大批游客来灵山品荔枝过端午,不仅带旺果园采摘,也促进荔枝销售。”玉州区在文旅药膳养生街开展“粽情端午·乐享玉州”端午民俗文化活动,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品尝美食、体验药膳养生。

4 消费火起来

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正与商业外延结合起来,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动能,折射出文旅市场蕴涵的强大潜力和活力。

南宁市以“老南宁三街两巷”作为重点消费场景,举办“百年有新趣·欢购老字号”嘉年华,组织全区老字号企业参展,开展老字号技艺展示、非遗表演、文化体验、网上直播带货等活动,现场人气爆棚。

河池市南丹县举办“山野茶香,寻味六龙”第六届茶文化旅游节,利用丰富的茶旅资源,以茶为介、以会聚友,加强六龙茶叶品牌推介,融合农旅助推产销,助力乡村振兴。

柳州市各旅游景区景点、酒店民宿实现“应开尽开”,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活动,推出各类优惠措施,满足市民游客假期多层次消费需求。据初步统计,端午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19.1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9.16亿元。

“我们原本以为端午就是个小节日,没有准备太多食材,但是假日第一天游客就挤爆了,东西根本不够卖。”柳州市一家餐厅负责人说。

贺州市紫云仙境景区推出以“潮游端午 乐享元宇宙”为主题的端午节汉服文化活动,游客穿汉服或古装可享门票及观光车免费优惠。

端午假期,我区文旅和商务部门携手持续开展“2023消费提振年”和广西“33消费节”“乐享惠生活·畅游趣八桂”城市自驾游等活动,发放普惠性消费券,重点带动综合体、百货、超市及餐饮消费。全区各A级景区相继推出限时减免、幸运抽奖、发放抵用券、免费领粽子、赠送纪念品等众多优惠活动。这些优惠措施,点燃了广大百姓出游的热情。

“端午假期民俗文化与旅游市场的深度融合,折射出旅游产业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也为全区假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路径。”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