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至31日,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西北赛区比赛在宁夏固原进行。和职业篮球赛相比,“村BA”在专业性上有所欠缺,却拥有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球迷如粒粒星辰,汇聚成乡村篮球的无垠宇宙,为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航母提供无尽光源。
热爱连结民族友谊
从新疆喀什叶城县到宁夏固原西吉县,是40多个小时的慢火车车程和3100多公里的壮阔风景。“因为这次比赛,我们很多队员有机会出来看看,非常兴奋。”25岁的新疆伯西热克镇代表队教练阿迪力·斯拉木说。
更让阿迪力惊喜的,是宁夏球迷的热情。在餐馆吃饭时,球迷拉着他们热情寒暄;赛事期间,当地百姓做了特色烤土豆和煮牛肉,免费向各地球员、球迷发放;当地老人还在地砖上用毛笔写下“热烈欢迎”……
28日下午,阿迪力等人在西吉县吉强镇团结村迎来首战,对阵河南焦村镇代表队,却开局失利。通过赛事解说,球迷们得知他们来自遥远的叶城,不停地为他们呐喊助威。距离比赛结束还有1分9秒,他们一度战平对手,最终还是以44:48遗憾败北,场下一片叹息。
一直声嘶力竭为他们加油的,还有刚结束与宁夏兴隆镇对决的新疆长山子镇代表队,这是一支来自北疆的回族球队。“在新疆本地赛事中,我们是对手,但在场外,我们是兄弟。之前我们有比赛,他们专门早起为我们加油,我们特别感动。”长山子镇代表队队长田彪说。
“因为对篮球的热爱,不同民族的人成为朋友。”阿迪力说。他大学所学专业也是篮球,班里七个民族的同学赛场内外亲如兄弟。
以篮球为圆心,来自全国九省区、12个民族的球员汇聚团结村,赛场内外充满友爱。
27日的开幕式上,当《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响起时,全场球员与球迷不约而同起立,边挥舞荧光棒、边齐声歌唱。内蒙古代钦塔拉苏木代表队队员包哈斯巴根又唱又跳:“我们那里地广人稀,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这么多人,大家特别热情亲切。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们也想抓住这次机会,和各地球员多交朋友。”
用爱建起一座场馆
除了团结村,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中河村也是本次赛事的举办地。这里一座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的篮球馆于2021年建成,名为“励志篮球俱乐部”,外墙绘有篮球明星的画像,馆内木地板、标准篮球架、电子记分牌、观众席一应俱全,甚至还为本次赛事开辟出了媒体工作间。
这座在村里显得“鹤立鸡群”的豪华球馆,是中河村致富带头人马志力祖孙三代人自费建起的。“家乡人热爱篮球,一到冬天农闲就要办球赛,但是经常因为下雪中断比赛。我们就想建一座室内篮球馆,给娃娃们创造更好的条件。”马志力的儿子马光辉说。
宁夏西海固地区曾“苦瘠甲天下”,在没有电视和网络的年代,打篮球、吼秦腔是村民最大的娱乐活动。尘土飞扬的场地、用粉笔写下号码的“球衣”、铁圈篮筐和木板自制的篮板,构成了马志力与马光辉的青春记忆。
在爷爷和父亲影响下,马小龙也爱上了篮球。村里逐渐有了水泥、塑胶篮球场地,但室外球场不适宜在冬季举办比赛,村民往往需要等雪停、合力铲雪后,才能继续赛事。经过商量,一家人从承包工程挣来的收入中拿出600余万元,建起这座球馆,面向所有村民免费开放,还在寒暑假期间成为乡村青少年篮球培训基地。
“当时建设的最高标准就是安全。这次全国赛事能在球馆举办,我心里真高兴。”70多岁的马志力露出笑容。为了支持赛事,他们还义务为村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这几日,一家人忙着烹牛宰羊,免费为场馆工作人员和愿意留下吃饭的人提供餐食。
热爱源于家乡和家庭
随便询问一名“村BA”球员,都会得到一个答案:热爱源于家乡的篮球氛围和父兄的带动。在这种氛围里,篮球运动的发展水到渠成。
28日傍晚的团结村篮球公园,成为大型“追星现场”。夺冠热门宁夏原州区三营镇代表队对阵甘肃双湾镇代表队,以61:30的大比分取得胜利。观众席中,有一片红衣红帽组成的粉丝团,他们拿着“三营三营,一定能赢”的应援牌,为赛事奉献出最有激情的呐喊。
三营镇球员中,有家喻户晓的“杨家三兄弟”。年龄最小的杨佰强游刃有余地组织进攻、远距离优雅上篮得分,和二哥杨佰忠配合默契,一人独得18分。赛后,他被等在场外的一众女粉丝要求合影。
杨佰强幼年时家中贫寒,但父亲和两个哥哥都热爱篮球。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打球条件,他的父亲在家门前铺设了水泥场地。杨佰强跟着哥哥学会打球,凭篮球特长考上大学。寒暑假期间,他会给村里的孩子们系统传授篮球技术。“哥哥们年少时打球很厉害,在他们带动下才有了我今天的表现,希望家乡篮球越来越好。”他说。
杨家三兄弟只是宁夏西海固篮球传承的缩影。越来越多村民给孩子买篮球架、报名参加专业篮球培训班、鼓励孩子劳逸结合,让孩子发展得更全面,未来的路途更顺畅。(记者马思嘉、白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