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8日电 题:印尼志愿者陈珂霞:在中国的故事很精彩
新华社记者王君宝
如果不仔细问,你很难发现陈珂霞是印尼人。
身材瘦小,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积极且充满活力,这是陈珂霞给人的印象。
在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陈珂霞是一名收费卡志愿者。这位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的大四学生,精通汉语、印尼语,这在亚运会上可以发挥很大作用。
“一些印尼媒体刚见到我时,不知道我是印尼人,以为我是学印尼语的中国人。”在主媒体中心,陈珂霞常能帮助到印尼媒体,也在一些官方活动中给印尼官员做翻译。
陈珂霞(右)在杭州亚运会的工作中
说到她的中文,还得从陈珂霞的家庭讲起。
由于父亲在厦门做生意,所以小学时,陈珂霞从印尼搬到了厦门居住,并在厦门读完小学和初中。
“刚到厦门时我不会说中文,所以一切都很难,但是八年后离开厦门时,我对那里很留恋。”高中时,陈珂霞又跟随父亲回到印尼雅加达读书,直到她决定来中国读大学。
“我之前来过杭州旅游,也去过北京上海等城市,但我更喜欢杭州,而且那时候也想探索除了厦门以外的其他城市,所以我决定申请浙江大学。”22岁的陈珂霞说,她觉得在中国生活很舒服。
雅加达曾举办过2018年亚运会,但那时陈珂霞没办法参与。“所以当我知道杭州要办亚运会时,我就报名了。”陈珂霞说。
连日来,她和同伴们帮助各国(地区)媒体解决各种问题,也交到了许多新朋友。虽然辛苦,但是她觉得收获更多。
陈珂霞(左二)与其他志愿者合影
“这里的食物很好,我很喜欢面条,我们一起过中秋节,很开心,尤其在这里我可以让更多印尼人了解中国。”在陈珂霞眼中,中国有先进的移动支付体系,治安也很好,“我的父亲就是做中印贸易的,所以我也希望能够搭建中印交流的桥梁”。
目前陈珂霞是印尼在华学生中心的秘书长,她常常帮助中印企业寻找合适的翻译,帮助它们在两国间开展工作。
“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在印尼的中国公司越来越多,虽然我现在起到的作用很小,但是我希望以后可以为两国之间的交流作出更大贡献。”她说。
陈珂霞(右二)在杭州亚运会期间
从9月9日进入主媒体中心,陈珂霞的工作将在10月9日结束。“我还记得开幕式时中国和印尼代表团入场,我都很激动,虽然我不是中国人,但是我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马上就要结束志愿者工作了,很舍不得。”不过,陈珂霞知道,她和中国的故事在未来会更精彩。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