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以下简称“马中关丹产业园”)是中马合作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被列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重大项目和跨境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基地。马中关丹产业园于2013年2月正式开园,成为中马钦州产业园的姊妹园,开启了“两国双园”经贸合作新模式。
作为马中关丹产业园建设发展的亲历者,马中关丹产业园合资公司董事长李振辉近日接受《参考消息》记者专访时表示,马中关丹产业园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十年发展硕果累累。
产业园蓬勃发展
马中关丹产业园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的彭亨州首府关丹市,距离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约260公里,距关丹国际机场40公里,毗邻关丹港——关丹港到广西北部湾港航程约三天。
李振辉介绍称,园区以建设跨境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带动两国产业集群式发展为目标,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构建跨境产业链和跨境供应链,重点发展钢铁及有色金属、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新材料、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加工贸易和物流、电气电子信息工业以及以研发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他说,如今产业园基础建设全面铺开,项目招商不断取得新成果。马中关丹产业园的12平方公里用地已开发约10平方公里,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累计签约项目13个,协议投资额超460亿元,将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约2万个,带动关丹港每年新增吞吐量超过1500万吨。北部湾港集团投资建设的275千伏变电站已于2022年8月建成供电,获得马来西亚能源部批准颁发的《公共设施电力经营许可证》牌照,成为马来西亚唯一获准经营区域电网的外资企业,为入园企业快速落地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产业园累计完成投资约135亿元、工业总产值超600亿元。
记者在马中关丹产业园看到,园区内办公楼、宿舍楼、厂房、仓库鳞次栉比,车辆川流不息,包括中马两国在内的多国员工忙忙碌碌。
年产量350万吨的联合钢铁(大马)集团公司总投资超过14亿美元,是首个入驻马中关丹产业园的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示范性项目。项目于2019年6月实现正式全面投产并顺利达到设计产能,生产的H型钢填补整个东盟地区的H型钢生产线空白,带动马来西亚钢铁工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项目已实现单月钢产销量超过30万吨,给当地创造3500个直接就业岗位。企业既实现了盈利,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打通物流新通道
李振辉说,马中关丹产业园发展十年来,“港口-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关丹港口效率及服务显著提高。通过马中关丹产业园和中马钦州产业园的合作互动发展,带动双方港口互动互通,将中国钦州港和马来西亚关丹港缔结为“姊妹港”,共同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
据了解,自北部湾港集团入股关丹港后,新港区已投资建成两个15万吨级深水码头,关丹港吞吐能力从原来的2600万吨提升到5200万吨。由马来西亚政府投资配套建设、全长4.6公里的防波堤也已投入使用。关丹港至北部湾港至川渝多式联运航线的开通,打通了“两国双园”海上物流运输通道,为“两国双园”跨境产能合作提供了物流运输保障。
除了扩建的关丹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也将是重要的物流设施。马东铁项目全长约665公里,项目全线将于2027年底通车。建成后,马东铁作为连接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的交通大动脉,将在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附近设立车站,为园区物流提供强力支撑,形成高效快速的海铁联运网络。
谈到未来发展,李振辉表示,正在开发产业园的“园中园”——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该项目由中国港湾、广西北部湾港集团、马来西亚IJM集团合作,重点发展临港临园仓储、物流配送、加工及中转贸易。物流园将充分发挥“关丹港-东海岸铁路-产业园”协同发展的优势,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东南亚市场物流新节点。
李振辉说,“两国双园”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运作、项目带动、利益共享”的跨国园区合作开发模式,推动了两国经贸合作由传统贸易合作向新型投资合作转型,实现了由单一的项目合作向产业链合作的延伸,促进了企业间跨体制、跨文化的融合,助推了国际产业链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