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丝”刮起“北海风” “海陆共建”向未来

泛北新闻|来源:北海日报2023-11-13 10:07:54|网络编辑:刘婷

  “陆丝”刮起“北海风” “海陆共建”向未来

  北海日报社开展“海丝”连着“陆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大型融媒体主题采访活动综述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一带一路”明确了新方向,开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动力。

  驼铃穿越千年,古道焕发新彩。十年伟大实践,走出共赢发展的康庄大道;美美与共画卷,在万里丝路沿线绵延铺展。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之一、“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北海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及北海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向海经济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城市,奋力谱写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推动经济实现量与质的全面提升。

  大道同行,丝路共鸣。在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今年8月中旬至9月底,北海日报社组织精兵强将,分成5个采访组,走进开封、郑州、洛阳、咸阳、汉中、西安、天水、兰州、西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伊犁等5个省(自治区)的17个城市,开展“海丝”连着“陆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大型融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在相互学习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发展共识。

  从帆影重重的“海丝”始发港,到驼铃声声的“陆丝”要道,我们跨越山海,用心聆听历史回响,触摸时代脉搏,感悟丝路精神,用镜头、用笔端全方位展示各节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沿线人民齐心协力创造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在见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和繁华中,我们寻找到了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力量源泉。

  北海时代芳华,沿“陆丝”绚丽绽放

  大道如砥征途阔,行者无疆踏歌行。早在2017年,北海日报社就启动“一带一路”海疆纪行主题采访活动,组织记者深入15个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采访。今年这次活动是“一带一路”海疆纪行的延续,是北海从“海丝”走进“陆丝”、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一次全景记录,也是北海城市形象的一次全面展示。

  为让各节点城市的人民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北海,我们围绕近年来北海在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精心策划推出图文并茂的深度报道《“海丝”始发港 北海绽芳华——写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每到一个城市,我们都向当地党报推荐刊发宣传北海的专版,同时在当地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推送。所到之处,均刮起了“北海风”,反响热烈。

  “北海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经济比较活跃的一个城市,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兰州与北海在人文方面的交流比较多,北海是我们向往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兰州新区商文旅局副局长周世龙表示,下一步,将组织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的外贸企业走进北海,在北海开展经贸往来活动,促进共赢发展。

  “北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汉中是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源点城市。两座城市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其他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汉中日报社记者李佩蓉表示,北海日报社此次采访活动非常有意义,一方面,宣传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成就;另一方面,也给汉中、北海两地媒体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希望今后有机会到北海,吹一吹北海的海风,听一听北海这些年发展的故事,了解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历史文化。”

  “几年前,我去过北海,这是一个美丽宜居的海滨城市。我对‘她’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胡杨早早听说北海日报社采访组要来嘉峪关,特别期待。他告诉我们,希望将来能到美丽的北海定居养老,做一个幸福的新北海人。

  “北海景色宜人,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北海是中国南部重要的海港城市,为我国提供了更便捷的出海通道。”“北海是一座幸福感很强的城市,有机会还要去北海。”“我们对大海的憧憬,能在北海找到答案。”“希望未来我们和北海有更好、更多元的合作与交流。”……采访活动期间,我们推出“‘海陆’对望谈北海”系列专访,来自17个城市的政府部门、媒体等近20名各界人士畅谈十年发展,对北海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同时表达了对自己所在城市与北海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期待。

  古丝路新通途,似锦繁花扑面来

  说起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大家的脑海里会浮现什么样的画面?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繁华盛况,还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寂寥苍凉?

  此次“陆丝”之行,我们看到的是繁华盛况今胜昔,寂寥苍凉不复存。我国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构建起“海上、陆上、空中、网上”畅行无阻的全球互联互通网络。“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实践,让绵亘万里的古丝绸之路实现华丽转身。

  比亚迪、吉利等品牌汽车装箱,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出口到国外;满载着机械设备的列车从兰州铁路口岸发出,开往乌兹别克斯坦;一列列国际货运班列从东方红(洛阳)国际陆港开出,将本地及周边省市的商品运到中亚和欧洲地区……这些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令我们思绪万千。

  两千年前,一支支驼铃商队穿越苍茫大漠,走出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而今,中欧、中亚、南亚、中吉乌、陇海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班列摇响新时代的“驼铃”,在亚欧大陆驰骋不息,搭建了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跑出了互利共赢的新通途。

  8月17日凌晨1时许,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CV9723航班在郑州机场落地。经过11个小时的空中“旅行”,46匹荷兰小矮马从卢森堡运抵郑州。当天,我们在郑州机场采访时了解到,2017年以来,郑州机场新开41条货运航线,累计运输货物总量达到350万吨,年货邮吞吐量由50万吨增长至70.5万吨,稳居全国第6位,其中国际地区货运量占比77%以上。

  如果说中欧等国际班列是新时代的“钢铁驼队”,那么一架架货机就是“空中丝绸之路”上的“雄鹰”。随着“空中丝绸之路”由“串点连线”向“组网成面”转变,“雄鹰”们越飞越广。它们加速促进全球各地经贸往来,开创了古丝路上的一个个新奇迹。

  道路通,经济兴。我们看到,嘉峪关市形成以冶金工业为主体,新能源、装备制造、电力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酿造为骨干的现代工业体系;我们看到,酒泉市大力发展风电、光电、光热、多能互补项目,积极探索发展储能、氢能产业,推动能源产业发展拥抱更广阔的市场;我们看到,乌鲁木齐海陆空物流和渔业快速发展,海鲜到市民舌尖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一路上,似锦繁花扑面而来,让我们目不暇接,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文旅深度融合,丝路古风“火出圈”

  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交流之路,承载着灿烂的世界文明和厚重的历史积淀。如何“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以历史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各节点城市的实践中找到了不少答案。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开封。沉浸式体验,是开封文旅最鲜明的特点。在这座有着4100多年建城史的八朝古都里,我们透过清明上河园、繁塔等文旅景点,一次次回望北宋东京城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历史,心潮澎湃。近年来,开封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开展考古发掘,加强文化遗址保护修缮,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释放出了文旅强市的满园芬芳。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先后有西周、秦、西汉、东汉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在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西安通过文旅创新、产业复合、优质资源输出等形式阐释丝路内涵,由点及面完善丝路沿线项目布局,推动丝路文化传播与发展。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是西安做强文旅产业、做活文旅市场、做亮文旅品牌的一个生动注脚。在这里,呈现唐代历史元素的沉浸式演出天天上演,精彩纷呈、流光溢彩,让人仿佛穿越回灿烂夺目的盛唐长安,流连忘返。

  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天水大力打造“羲皇故里·世界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人文天水·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和“陇上江南·麦积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大核心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开发型转变,从观光消费型向综合效益型转变,成为推动天水绿色发展崛起的首位产业和支柱产业。

  丝绸之路赋予了敦煌灵魂。中国、古印度、古希腊、中亚文明四种古老的旋律,在这里汇成千古绝唱。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专家为代表的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团体,全心投入敦煌文化保护和传承,拼出了“莫高精神”,也拼出了“敦煌显学”。作为唯一以“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博览会,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永久落户敦煌并已连续举办六届。敦煌文博会,已成为促进各国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位于吐鲁番西郊13公里处的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生土建筑城市,丝绸之路高昌路段西端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全国唯一一处保存有汉代城市遗址的文物单位,世界著名的研究古代城市的仅有标本。吐鲁番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以历史发展为脉络,融入现代文化、音乐等元素,推出了“夜游交河”等体验活动,根据节点开展研学游、故城探秘、国际马拉松赛事、实景演出等,将这段沉睡千年的历史文化“唤醒”,走进广大市民游客的心里。

  以文化城,文旅兴城。一路走来,我们看到,各节点城市在传承弘扬历史文化、讲好丝路故事上不遗余力、各展其能,积极探索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多路径、全方位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丝绸之路历史画卷。

  绿色成为底色,“天人合一”共此卷

  一路走来,我们还看到,绿色已成为丝绸之路各节点城市的发展底色。在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大家都在全力以赴。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有张掖的芦水湾生态景区。十年前,芦水湾景区所在地一片荒凉沧桑。如今,这里四季风光秀美,构成半城湖水、水天一色的特色生态景观,被喻为张掖市的“后花园”和“加湿器”。“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近年来,张掖全市上下全力保护生态、涵养生态、改善生态,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质,既有烟雨江南的婉约风韵,又有北国风光和塞上风情,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颜值担当。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有汉中的天汉湿地公园。这是集汉江度汛、生态修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河流型湿地公园,89种鸟类、34种鱼类、314种各类植物在此生活,是一张全景展现汉中绿水青山生态画卷的城市名片。近年来,汉中持续将一江两岸建设蓝图进行完善和深化,逐步形成了生态环境良好、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人与自然和谐、功能与景观并重、生态与文化交融的百里景观长廊,打造了汉中城市形象的“烫金名片”,成就了市民有口皆碑的“幸福园”。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有敦煌的风车和铁塔。茫茫戈壁滩上,傲然伫立的白色风车排列有序,一望无际;万里无云的蓝天下,高压线路和高大铁塔连绵不绝。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的敦煌,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首个百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国家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提出,敦煌积极打造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新能源综合示范基地,规划新能源可开发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总规模可达17兆瓦。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边走边看边思考,通过图文、短视频等方式,一一予以记录。每到一个城市,我们都开展广西云直播,共更新237次。我们还推出消息17篇、专版17个、短视频37个、各采访组总结性报道5篇,其中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图片100多张。17个节点城市主流媒体平台共转载我们的采访活动报道30篇(个),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时总结的经验之一,也是我们此行的最大感悟和收获。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北海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获得了不少机遇和实惠,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我们期待,下一个金色十年,北海和参与共建的城市秉承丝路精神,携手同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不断续写新的丝路传奇,绘就更为壮丽的时代画卷。

  记者 黄娴 韩丹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