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库”。作为沿边、沿海的少数民族地区,广西有16.3万个自然村,聚居着12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2000多万,传统村落数量多且各具特色。
近年来,广西不断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开展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探索创新机制模式、开展传统村落人才培养,大力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取得显著效果。截至目前,广西已分四批公布自治区级传统村落名录792个,其中342个村落入选第一至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总量排名全国第10位,14个设区市均有村落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
A 深挖特色 留住美丽乡愁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如何保留传统村落风貌、活化利用各具特色的宅院民居,成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近年来,广西深入挖掘村落本土特色与资源,通过资金扶持、规划管控、创新模式、技术指导等措施,保护修缮了一大批传统村落。一座座古老的村落,如同镶嵌在八桂大地的明珠,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
从高空俯瞰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岔山村,只见青砖黛瓦、石板幽巷、古建成群,如同翻阅一幅壮美的历史长卷,见证昔日古村的繁华与沧桑。
这个始建于明代初期的小村庄,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古村落,有兴隆风雨桥、潇贺古道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多处古戏台、古庙、古城墙、古民居。
但岁月的冲刷与洗礼也曾让小村失去颜色。“以前村里的环境脏乱差,破旧的古民居被村民当作牛棚用,村民为了通行方便,在青石板古街上铺了水泥。”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要想改善乡村风貌,古街必须科学治理。”近年来,岔山村积极谋划保护传统古迹资源,凿掉古街上铺设的水泥路面,让独具特色的青石板路重见天日;动员村民清除牛棚,让韵味悠长的古民居再放光彩;请来文保专家,对风雨桥、古戏台等进行抢救性修缮,留下历史根脉。积极探索“古村+美食+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结合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重点打造特色美食产品和旅游产业,每年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一度沉寂的古老村庄重新焕发勃勃生机,重现往日喧嚣。
如果说古建筑、老房子是传统村落的“形”,那么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就是传统村落的“魂”。守住传统村落的“根”与“魂”,才能守住人们内心深处的美丽乡愁。
桂林市灌阳县江口村,青山环绕,流水淙淙,独特的桂北古民居建筑一字排开,卵石古道曲直迂回,展现了中国传统村落居住文化的审美理念。
自西汉以来,江口村就是一处水运发达、商贸繁荣的集散地,村落内现有传统建筑87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56座。
在江口村的老街上,隐藏着桂剧创始人唐景崧的故居。为进一步深入挖掘江口村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灌阳县发行《同胞三翰林》和《唐景崧传》等书籍,举办“二月七”唐景崧中国猜谜一条街等活动,让“中国桂剧之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为让乡愁有“乡”可寻,当前,广西正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力度,“抢救性”保护修缮并活化利用一批历史建筑,着力提升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2022年以来,自治区已积极筹措资金2.6亿元,对11个县(区)开展广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建设,增强传统村落生机活力。
B 创新利用 让“传统”焕发活力
既要坚持“保护优先”,也要注重“活化利用”。在做好传统村落保护的同时,各地历史文化村落加快探索创新活化利用方式,充分利用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传统建筑,培育新兴业态,引入多元主体,激发发展活力。
走进钦州市灵山县大芦村,古色古香的建筑,鬼斧神工般的雕梁画栋,厅门堂内高悬的古匾……院内一门一窗、一砖一瓦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乡村旅游开发,是不少地方聚焦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第一选择。灵山县以大芦古村文化生态旅游区文旅品牌亮点为抓手,实施“传统村落+文化旅游”战略,定期举办荔枝文化节,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大芦村依托广府文化和古建遗存打造文旅融合项目,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借力“古村+民俗”模式发展旅游业,打造田、园、山、水、村完整有序相互交融的宜居乡村。
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不仅有岭南秀美的山水风光、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建筑,更有延绵千载不衰的文脉。村内留存着唐、宋、元、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堪称“宋元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馆”。
秀水村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在全面开展传统建筑保护修缮工作的基础上,将传统建筑与多种新兴业态、瑶族文化相结合,植入民俗体验馆、瑶族油茶文化展示馆、咖啡厅、茶室、画室等新兴业态,融入蝴蝶歌、长鼓舞等民俗表演活动,售卖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增加群众收入,带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秀水村还采取“房屋入股,统一运营”的方式,农户与平台公司合作,将自家闲置房屋经营管理权入股公司,统一管理、统一装修、统一经营,对民居外围庭院进行园林式造景,对民居内部按照星级农家乐标准装修,全力打造具有瑶族民居特色风格和农村原生态氛围的“民宿”发展新模式。
C 培育工匠 用技艺延续烟火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也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尤其是在一些传统村落,传统民间建筑技艺正在逐渐流失,传承人出现断层。
一边是修缮营造的庞大需求,一边是整个行业后继无人,人才问题已严重危及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培育一批高水平传统建筑工匠成了当务之急。
2021年,广西举办首届传统民居建筑工匠培训班,这也是当时全区时间最长的一次工匠集中培训。全州县邓家埠村78岁的建筑工匠唐以金走上课堂,将毕生所学整理成“木雕实操程序及方法”课程,为来自全区各地的30多名建筑工人传道授课。从62把不同形状的木雕工具,到雕花分类选材、图案造型走势等技巧,再到“五遍成活”的雕刻流程,为期10天深入浅出的授课让木工技艺有了传承创新。
如今,传统建筑工匠培训逐渐成为广西强化乡村传统技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近年来,广西构建了“广西建筑工匠学院”“传统工匠培训基地”“县级培训基地”三个平台,大力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全州县思源民俗博物馆设立广西乡村传统建筑工匠培育基地,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开展马头墙砌筑、榫卯木作、雕刻等传统建筑技艺培训,大力培育“八桂乡村传统建筑名匠”,为后期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广西城市建设学校挂牌成立广西建筑工匠学院,以建筑工匠培训中心为服务平台,为建筑工匠、产业工人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
贺州市组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指导组,每年开展传统村落“体检”,为传统村落“把脉问诊”;对全市传统工匠及工艺技能摸底调查、建档立册,2022年以来对500名传统建筑工匠进行技术技能、建造工艺培训,打造10余支传统建筑修缮工匠队伍,有力缓解人才缺乏的难题。
“我们将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契机,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为抓手,努力把广西乡村建设成为‘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骆万丽 通讯员 黄诗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