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充分挖掘就业岗位 提高就业群众技能

广西新闻|来源:广西日报2023-12-06 10:41:09|网络编辑:黄业钦

  “南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很快,我要学好技术,将来在工作岗位上一显身手。”11月11日,参加南宁市首届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大赛的在校学生罗志凯信心十足地向记者谈起自己的职业规划。当天,166名来自新能源汽车制造、维修等相关领域的工人、教师和在校学生同场竞技,在提升就业人员职业技能的同时也为相关产业发展储备了人才。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南宁市人社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量身定制”就业服务、有的放矢开展技能培训,初步实现了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双向奔赴”、稳就业与兴产业互促共赢的良好局面。1—10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61万人,提前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全年工作任务,其中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直接带动新增就业岗位3万多个。

  A 夜市里、家门口、手机上…… 都能找工作

  “白天要上班,晚上散步就顺便来看看有没有更适合的工作岗位。”“吃个夜宵还能顺便找找工作机会,挺好。”

  地点选在人流密集的地标商圈、时间定在周末晚上的“黄金时段”,南宁市贴心周到的“招聘夜市”活动得到不少求职者的认可。记者了解到,今年1—10月,该市累计组织“招聘夜市”活动18场,提供就业岗位2.03万个(次)。

  与此同时,手机端的招聘服务也随时开启:“南宁人社”微信公众号长期更新各类招聘信息,“四不”(即“办不成事、招不到人、找不到工、领不到薪”)反映窗口随时受理求职者面临的各种“疑难杂症”;“南宁智慧人社”微信小程序的“人才服务站”内,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一览无遗,多项就业服务可实现“打包快办”。在举办现场招聘活动的同时,人社部门还通过多个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直播,企业HR“直播带岗”、部门负责人答疑解惑……新的招聘形式深受求职者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好评。

  今年1—10月,南宁市共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644场,提供就业岗位61.42万个(次),不少招聘活动都选在闹市街头、传统圩日。如在11月中旬举办的马山第十六届文化旅游美食节期间,该县就在会鼓广场附近举办招聘活动,不少当地居民与落户该县的种业、文旅、电商等相关企业招聘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洽谈。

  B 制茶饮、做酸嘢、当月嫂…… 培训全覆盖

  近日,南宁市一家电商企业的直播间里,主播正在向网友讲解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南宁酸嘢制作技艺”的操作流程。在南宁市人社部门不久前发布的《南宁市2023—2025年度重点鼓励培育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中,“调饮茶制作”“广西风味烧烤制作”“南宁酸嘢制作”等地域特色项目入选,“此举不仅能制定更好的标准推动南宁酸嘢发展,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酸嘢制作行业,引导本地特色产品扩大市场。”相关企业负责人梁轩说。

  今年以来,南宁市人社局继续紧跟全市产业发展特色和市场用工需求,有的放矢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并及时发布了全国首个涵盖地方劳务品牌建设需求的技能人才重点鼓励培育目录,从“高大上”的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到“接地气”的风味小吃均有涉及,为产业发展培育人才、为人才进步拓展空间。

  4月26日,“南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政校企合作联盟”正式建立。今年以来,全市共培养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汽车类、机械类等)和相关联其他专业技能人才1.1844万人,推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技师学院等2所院校的产业学院落地,输送高校毕业生到比亚迪公司就业1465人;“八桂家政”“八桂建工”“八桂米粉师傅”等劳务品牌影响日盛,接受培训的“南宁月嫂”深受市场好评……1—10月,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34万人次,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全年工作任务。

  C 结对子、送政策、“点对点”…… 服务暖人心

  “提交申请仅一天后,驿站工作人员便与我联系,让我真切感受到南宁这座城市的温暖。”来自柳州的应届毕业生邱祎璠把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当成在南宁的第一个“家”,在这里开启新的生活。记者了解到,目前南宁市已有青年人才驿站逾100家,驿站便捷高效的申请程序、干净整洁的住宿条件以及周到贴心的相关服务温暖了不少求职者的心。

  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是“稳就业”的必然要求。南宁市人社部门因人施策、因地制宜,为不同群体提供差异化服务:针对高校毕业生,南宁市人社局创新组建工作专班,联动教育、工信等21个市直部门,与34所驻邕高校签协议、结对子,上门开展送政策、送招聘、送培训;针对农民工群体,该市开展“服务企业用工 促进农民增收”专项行动、“点对点”送工服务,将1.15万名农民工从“家门口”直接送到“厂门口”。截至10月底,全市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28.89万人。此外,该市还着力探索县、乡、村多级零工市场体系,全市建成零工市场8家,1—10月通过零工市场提供就业岗位6.99万个(次),服务群众5.23万人(次)。

  南宁市人社局局长刘德宁表示,该市将继续依托引进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充分挖掘就业岗位,引导和服务本地群众就近就业、就地就业,同时统筹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提高群众就业技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记者 孟振兴 通讯员 韦雨丹)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