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记者从自治区卫健委获悉,我区以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为目标,以弘扬大爱精神为旗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医务工作者和红十字协调员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宗旨,促进广西器官捐献体制机制更趋完善,“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理念在社会广泛传播。
2011年7月,广西作为全国第二批公民逝世后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试点,正式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12年来,社会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识与认知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从无到有,直至2022年服务范围百万人口捐献率(PMP)总体超15%,居于全国前列。
2011年,广西产生14例捐献者;到2023年11月,广西人体器官捐献数突破3400例。两度勇救落水儿童的好人陈德昌因脑出血意外去世,捐献了一个肝脏两个肾脏。他的父亲不仅说服家人同意捐献,还同意媒体进行宣传。他百分百相信这是光明正大的好事情,要大大方方说出来。梧州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陆艳霞说:“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还有老人家来询问器官捐献的事情。”从2012年第一例,到2023年11月,梧州市器官捐献累计482例,帮助全国各地1800多名患者重见光明、重获新生。
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女孩”何玥、“千里送心”好青年叶劲、全国首例器官移植后再捐献者蒙瑞江、全国检察系统首位捐献者宾毅、“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捐献者张华、跨国捐献者妮卡、23岁的医学生易海欣……八桂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器官捐献的感人故事。
同时,我区器官移植手术呈现有序增长态势,器官移植技术不断实现突破,部分达到国际领跑,器官移植的质量、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率明显提高,形成了器官移植与捐献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自2018年始,我区先后增加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器官移植医院,两家医院移植量快速增加,移植能力持续提升。其中,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研究所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是国内组织架构和人员结构最为完善的OPO之一,是一支成熟的学科化专业队伍。从2006年开始探索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到目前为止,团队共完成近1700例器官捐献案例,2021年、2022年器官捐献案例数连续两年位于全国第一。据悉,该院器官移植学科临床规模名列全国前茅,各项评价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在器官评估、维护、产出率及利用率达到了世界先进行列以及国内领先行列。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获得肝肾移植资质后,先后开展了全国首例艾滋病儿童的肾脏移植、广西首例劈离式肝移植等,学科影响逐步增大。
12年来,广西制定了人体器官捐献见证和信息报告工作制度和红十字会“三献”回访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办法,持续做好政策解读、身份甄别、签字同意、遗体告别、协助丧葬以及善后安抚等工作。设立广西生命接力基金,专项救助困难的器官捐献者家庭,推动市级红十字会开展器官捐献者子女助学项目,并将器官捐献家庭纳入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逐步规范化专业化,每年定期进行系统培训;广西红十字“三献”工作志愿宣讲团深入农村、社区、高校、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大爱无私的器官捐献精神在全区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截至目前,全区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志愿登记人数近18万人,见证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案例4038例,其中器官捐献3454例,遗体捐献437例,单纯眼角膜1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