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向海兴 广西加速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来源:广西日报2023-12-13 08:41:30|网络编辑:杨琪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12月8日上午,随着现场宣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标志性工程——黄桶至百色铁路开工”,这个沿线各族群众翘首期盼的重大铁路项目,终于正式拉开开工建设的大幕。

作为补齐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通道短板的关键工程,黄桶至百色铁路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连接“一带一路”加强陆海内外联动,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支撑西部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交通物流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川渝黔桂通往北部湾港货运通道运输距离最短、效率最优、运行时间最短的货运骨干通道,可实现西南、西北地区与北部湾地区间的便捷交流,是川渝黔桂海铁联运通道的重要支撑。

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近年来,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一手抓主动服务,一手抓积极融入,主动与广东、海南、江苏、浙江、上海、云南等省份对接,加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精心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着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内扩外拓,打通开放发展“任督二脉”

11月30日,一列满载聚氯乙烯、汽车配件、柴油机等货物的中越快速通关班列从南宁国际铁路港驶出,14.5小时后顺利抵达越南安员站。

“海关、铁路等部门通力合作,为企业制定运输方案,有效提升了跨境化工产品运输载重能力,降低了运输成本。”广西泛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张霞告诉记者,正是得益于此,预计每月可新增出口货物运输近4000吨。

今年6月,中越快速通关班列实施常态化开行,南宁至河内的快速通关班列实现货物“当天开车、当天到达越南安员、当天完成清关提货”;9月,中越首个跨境智慧口岸项目开工建设,双方将合作建设智能跨境货运专用通道,实现货物24小时全天候智能通关……

从打造基础设施“硬联通”,到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规则标准“软联通”,广西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国际大通道体系日益完善。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深化与东盟合作同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联动起来,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绘制出广西开放发展“路线图”。

对“内”,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北部湾经济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两湾”联动,推动构建陆海相通、多区联动的开放格局——

签署全面深化粤桂合作、沪桂合作框架协议,深入实施“湾企入桂”行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等加快建设,逐渐形成“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广西制造+东盟市场”等产业链开放合作新模式。

2021—2022年,广东、上海企业在桂投资项目到位资金(含续建项目)合计达6460亿元,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

逢天时、得地利、聚人和。今年以来,我区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加快推动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统筹抓好“善引”和“快落”,加快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不断提升面向东盟的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塑造能力。

对“外”,抢抓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和RCEP生效实施等重大机遇,深化与东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近两年,广西代表团成功访问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从地方层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达成的系列重要共识。在RCEP框架下,广西与柬埔寨签订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首次与柬埔寨建立经贸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合作共建中柬产业园;与文莱签署升级版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合作谅解备忘录。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党委书记新春会晤暨联工委会晤,共同签署系列合作文件。

此外,广西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做深做实面向东盟的经贸合作。统计显示,今年1—10月,广西与东盟贸易额2726.9亿元,同比增长32.4%,高于全国与东盟贸易增速31.5个百分点,尤其是与越南外贸额在前10个月就突破20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与此同时,中马“两国双园”升级版加速推进,我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实现试运营,中越跨境产业园、中印尼经贸合作区、广西—文莱经济走廊等境外园区加快发展,燕窝、水果、坚果等传统领域跨境贸易链、产业链形成,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端跨境产业链合作基础不断夯实。

陆海统筹,跑出对外开放“加速度”

初冬时节,平陆运河项目施工现场热度不减、劲头不松,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鲸号”入场施工,不断刷新运河建设“进度条”。

广西所盼,桂运所系。

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标志性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自2022年8月28日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马道、企石、青年三大航运枢纽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全线建设如火如荼。记者了解到,平陆运河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超200亿元、开挖土石方1亿立方米,一条世界级运河雏形正徐徐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河贯通,八桂向海。“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江海连通的大运河,计划2026年底建成通航,建成后将开辟珠江—西江第二个入海航道,结束广西有江临海但江海不能直接通航的历史。”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届时将直接开辟广西内陆及中国西南、西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为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提供强有力支撑。

10月8日,一列满载印尼起酥油、越南红薯淀粉、海南椰子汁等110个集装箱的海铁联运班列,从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出,驶向重庆团结村站,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新通道服务能力和运行质量再上新台阶。

自2017年首趟“渝桂新”南向通道试运行班列开行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从线到网,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6年多来,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每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2023年开行量预计突破9000列;出海口广西北部湾港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76条,可通达全球集装箱港口,辐射范围涵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山河无阻,大通道拓展经贸新版图。据统计,2022年通道沿线省区市经广西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169.6亿元,比2017年增长74.8%;今年前10个月规模已达4955.1亿元,同比增长22.7%,通道的辐射带动力持续增强。

两年来,从西南山区到沿海沿边,通堵点、接断点、成体系,补齐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短板,通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提速,大能力运输通道加快形成。

“公铁空水”立体交通网络日益畅达——

通往东兴、友谊关、水口、龙邦等口岸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提速运行,贵阳至南宁高铁全线建成通车,防东铁路满图试运行。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竣工,实现空铁无缝衔接。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西江黄金水道”提档升级。今年以来,西江航运干线长洲水利枢纽船闸过货量突破1.7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已连续4年超过1.5亿吨,全国天然河流过坝货运量最大船闸的地位持续巩固。

北部湾港港航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一期投产运营,建成30万吨级油码头、20万吨级航道等一批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广西北部湾港货物吞吐能力提升至4.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提升至870万标箱,有效满足腹地和临港产业发展需求。无水港布局由点成面,港口的经济腹地范围进一步扩大。

两年来,从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到港口降费优服提效,通道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持续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形成畅通东盟的边境口岸体系。2022年广西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9年分别压缩10.9%和74.8%,通关效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北部湾港全面持续落实减征货物港务费、拖轮费、引航费等港口降费政策,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减轻企业负担6259.49万元;创新开展多式联运“一口价”收费模式,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航运服务中心功能日益完善,推动全国首个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在北部湾港落地实施。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随着更多国家、地区和企业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朋友圈”,通道沿线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加快,逐渐成为贯通南北、衔接陆海、协同沿线的经济大动脉。

“我们依托大港口大通道独特的区位优势,不断推动临港产业加速集聚。”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委会副主任莫福文介绍,今年,钦州港片区总投资超2480亿元,产业龙头项目全面开工,中石油、华谊等一批临港工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数据显示,2022年北部湾经济区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临港产业集聚加速崛起。

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中马“两国双园”等一批跨省跨境产业园区扎根北部湾经济区,一批临港工业和边境特色产业拔节生长,为广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提升能级,形成高层次开放新格局

10月4日,柳工机械越南有限公司在越南河内市正式开业,这是柳工在东南亚地区设立的第三个子公司。

抢抓RCEP实施机遇,广西本土品牌企业加快布局海外市场,从纯产品“走出去”,到技术、标准、服务“走进去”,成为广西不断提升对外开放能级的生动注脚。

走进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五象云谷云数据中心,机架上的一台台服务器提示灯闪烁,正为多个领域的企业和部门提供海量存储服务。

“按以往的经验,一个数据中心从开工到建成一般需要5年时间,而五象云谷从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时不到半年,项目一期只用3年就建成。”五象云谷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维军说,依托自贸试验区优良的营商环境,有信心把南宁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数据安全高地。

2023年1—10月,广西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区万分之五的面积,实现了全区57.7%的实际使用外资、41.2%的外贸进出口额,从改革“试验田”跃升为开放“新高地”。

建强用好高能级开放平台,广西逐步构建形成多类型、多层级、广覆盖的对外开放平台体系——

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发展,从服务“10+1”向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拓展。据统计,前不久闭幕的第20届东博会、峰会,签约金额超4800亿元,活动场次、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和制造业投资占比均创历届新高,迈向“镶钻成冠”新未来。

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基本建成,金融集聚效应持续增强,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企业)累计达497家,连续3年新增数量超百家;2023年9月末,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达2.06万亿元,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排名第一。

大力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实现省际出口带宽超5000万兆,落地一批面向东盟的大型数据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园,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不断走深走实。

百色、东兴、凭祥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日新月异;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加速集聚,规模效应凸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中国—东盟大宗商品期现结合服务基地、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服务中心加速建设……

更好统筹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的层次和能级,一系列制度型开放成果落地见效——

作为全国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自贸试验区,广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169项制度创新成果并复制推广,其中54项为全国首创;今年东博会、峰会期间,首次举办“制度型开放: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主题边会,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

构建国际商事保障机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东盟庭审中心,设立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等13个边境法庭,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联席秘书处落户广西。

集成中国—东盟标准化建设。启动东盟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搭建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和广西首个面向东盟的跨境征信服务平台。

背靠中南西南,拥抱北部湾,广西与东盟共挽,与大湾区相融,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禀赋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的殷殷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全力以赴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以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记者 周红梅)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