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三亚12月22日电(张月和)民宿作为旅游住宿的新兴业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化的服务,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如何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加强民宿与新业态的深度融合?12月21日,三亚民宿产业发展论坛暨民宿+新业态产业资源洽谈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二十名旅游业界专家及民宿品牌创始人为民宿业发展建言。
三亚正不断催热深度游市场,民宿投资者和经营者持续深化民宿设计、优化民宿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博后村、西岛、天涯小镇等民宿集群各具特色。三亚市旅游民宿协会会长高力称,三亚旅游民宿已初现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而如何打破淡旺季差异带来的经营难题、提高民宿品质、促进民宿和新业态融合,创造出特色民宿产品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民宿作为旅游业态,具有体量较小、文化突出、特色鲜明、经营灵活等特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的民宿已经不再是仅仅满足单一住宿功能的经营场所,而是一个小微型的旅游综合体。”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副秘书长杨杰说,在此基础上,“民宿+”对于保持民宿的长久生存和持续盈利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贵州多彩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贵州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吴比认为,民宿与在地文化的融合是民宿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民宿可以结合周边环境营造消费场景,与所在社区、村寨或山地建立起共享共建的关系,拉近了民宿与周边物理空间的距离,自然就可以实现良性发展。
“现在的消费者十分注重消费体验,对于民宿而言不仅要解决‘住’的问题,还要明确民宿自身的定位,解决‘民宿+’加什么内容的问题。”大理民宿协会会长李海忠说,无论是婚庆、咖啡还是其他元素,只有瞄准顾客体验和市场所需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
展望未来,中国旅游协会民宿与精品酒店分会会长张晓军表示,民宿的规范化管理和可持续经营要得到持续重视,提高民宿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要让民宿生活化,丰富休闲娱乐产品供给,让游客住得舒适、玩得开心;要扩大民宿规模,为民宿产业化发展奠定数量基础。他还说,随着中国入境游的逐渐恢复,要提高民宿的国际化水平,包括产品品质、服务方式、市场营销、投资经营等多个方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