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1!一张全家福,定格世上最珍贵的亲情

广西新闻|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2024-02-06 09:25:16|网络编辑:杨琪玉

过去,每逢春节,很多南宁人都喜欢到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记录团圆温情时刻;现在,手机拍照已非常普及,翻开相簿才发现,最近拍的全家福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时光流转,你还喜欢拍全家福吗?过年拍全家福的仪式感,你感受过了吗?

见证岁月的座楼机

2月4日下午,76岁的新华照相馆老摄影师梁以东,和我们讲起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为数千个南宁家庭拍全家福的故事。

\

▲梁以东在翻看老照片。记者 廖梦川 摄

“瞧,这台叫‘座楼机’,拍黑白人像照片和全家福用的,用了几十年,现在还能拍得很清晰哦。”梁以东掀开红色的盖布,见证了岁月变迁的座楼机映入眼帘,令人仿佛穿越回上世纪七十年代。

\

▲这台座楼机见证了南宁多个家庭的团圆时刻。记者 廖梦川 摄

上世纪七十年代,照相馆的背景布多为红色绒布,男士穿着军绿色的军便装,女士穿着简朴的布外套或布衬衫,老人、孩子也是穿着布衫,分一排或二排、三排整齐排列。彼时已是摄影师的梁以东会帮助客人摆好造型,钻进座楼机开始调焦。调好后便喊:“一、二、三,笑!”一张黑白的全家福就拍好了。

“那时候交通不发达,很多人到外地学习、工作或是定居,只有春节能和家人聚在一起,一张全家福摆在家里或放进钱包里,便能随时感到家的温暖。”据梁以东回忆,那时候还没有彩色相片,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一般会让照相馆给每一位家庭成员涂上油彩,增加立体感和美观度。

\

▲上世纪七十年代,给黑白照片上油彩是一种时尚。记者 廖梦川 摄

忙碌又幸福的春节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过年拍全家福也越来越流行。梁以东说:“我从业44年了,一直都在照相馆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每年春节都是我们照相馆最忙的时候,店里排满了前来拍照的顾客,有时店里的沙发坐满了,顾客只能到大街上去排队。那时的背景布从绒布变成了放大的风景实拍照片。顾客的穿着也从单一的黑白灰绿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的女士烫大波浪,穿彩色毛衣,有的男士穿着笔挺的西装,增添了不少摩登感。”

\

▲新华照相馆三街两巷店复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南宁人的家居场景。记者 廖梦川 摄

梁以东笑着说,除了在照相馆里拍全家福,他和同事也会背着半米高的外带相机到扶绥等地给学生、居民拍证件照,“临近春节时,有的乡亲还会让我们帮拍一张全家福。由于家中的光线不佳,乡亲们都是搬着凳子坐在家门口拍全家福,大门上的春联,还有玻璃窗上的福字窗花就是天然的背景,家的温馨瞬间跃上照片,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份团圆的幸福”。

充满爱意的仪式感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照相馆的背景画面更丰富了,国外的风景配上近景道具,让拍摄更有纵深感。

2月4日下午,南宁市民黄女士正在新华照相馆沟通预约春节拍全家福的相关事宜。她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一张1994年春节拍的全家福。她说:“当时是正月初一,我和爸妈在街上‘行大运’,正好走到了新华照相馆,于是拍了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瞧,当时我妈妈穿着整套的西装,我穿粉色的儿童套装、红色丁字童鞋,既有时代感又很温馨。”

\

▲1994年春节,黄女士和父母在新华照相馆拍全家福。记者 廖梦川 摄

最近,黄女士翻看家里的相簿发现,竟然找不到近十年拍的全家福。她感慨地说:“如今我们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拍照,但手机相簿里却少了一年拍一次的全家福。”

爱是需要仪式感的,一张定格的全家福,可以记录下世界上最珍贵的亲情。今年春节,别忘了拍张全家福,让所有的思念,都迎来温馨的团圆。

(雷小琴 廖梦川)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