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造车新势力展现出齐头并进、蒸蒸日上的势头时,美国造车新势力仍维持着特斯拉一家独大的境况。
日前,美国造车新势力中2家曾被寄予厚望追赶特斯拉的公司——Rivian和Lucid相继公布2023年财报,但惨淡的数字显然没能达到人们期待,生存依旧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Rivian公布数据显示,2023财年,公司实现总营收44.34亿美元,同比大涨167%。但企业盈利能力仍没有显著好转,2023财年,Rivian的息税前利润为-57.39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54.3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
伴随低迷业绩而来的,还有裁员、订单量下滑、股价走低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人员方面,Rivian表示,将再次裁员10%以保持公司的运转效益。
销售方面,Rivian则承认宏观经济环境和客户取消订单等原因,导致其订单量正显著减少,预计2024年Q1的交付量相较2023年Q4将环比下降10%-15%,2024全年To C端和To B端的车辆交付量预计仅能呈现个位数增长。
其在资本市场表现也每况愈下,截至2月26日,Rivian的收盘价仅为10.70美元/股,呈现一波低位跳水趋势,公司对应市值为103.58亿美元,而其巅峰市值曾达到1500亿美元。
对此,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按照目前的发展轨迹,Rivian将在6个季度内破产。
另一家公司Lucid更加岌岌可危,2023财年,其总营收小幅下滑2.12%,为5.95亿美元,说明公司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业务突破。其盈利能力更是巨幅下滑,2023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28.28亿美元,下降116.83%。
与Rivian相似,Lucid也不被资本市场看好,截至2月26日,Lucid的收盘价为3.15美元/股,徘徊于历史低位区间,公司市值则为72.12亿美元。
同时,数据还显示,2023年,Lucid仅交付汽车6001辆;2024年,公司的产量目标也仅为9000辆,这与其上市初期定下的“2023年底,产能达到9万辆”的目标遥不可及。在规模效益显著的汽车产业,Lucid不能形成规模突破或很难实现翻身。难怪马斯克称,Lucid仍能保持生存的唯一因素,就是中东资本的维系。
相较之下,中国造车新势力则继续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2023年,理想、蔚来、领跑、小鹏、哪吒齐齐站上10万辆门槛,理想更是交付37.60万辆汽车;此外,距离10万辆门槛仅有一步之遥的问界也是潜力巨大,2024年1月,问界的单月销量飙升至32973辆,将成为2024年造车新势力销冠的有力竞争者。
不止于此,阿维塔、岚图、智己等处于第二梯队的“传统造车新势力”也开始发力,2024年,3家公司也都定下了10万辆左右的销售目标,能否达成值得期待。(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