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初到山城的外地游客眼中,重庆是一座方向难分“东南西北”,交通可以“上天入地”的8D之城,也是一座令导航常常容易“自我迷失”的魔幻之都,如何破解导航难题?“5G+北斗”成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在交通环境极为复杂的重庆渝中解放碑地下隧道群中,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创新融合5G+北斗技术,实现了动态3—5厘米、静态精度5—8毫米、纵深近50米的精准定位服务,填补了国内地下隧道无卫星导航的技术空白。
“经过多年发展,北斗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正处于市场化、产业化的关键阶段,与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将衍生出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夏泳建议,充分发挥“5G+北斗”的技术优势,推动规模应用及产业赋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随着北京、广东、浙江、重庆等地出台政策,鼓励北斗与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5G+北斗”规模应用的基础已经具备。
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基站数超过330万,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城城区。截至2023年上半年,我国北斗终端设备规模同比增长47%。北斗定位已成为智能手机标配。部分细分行业示范应用不断涌现,带动应用规模持续提升。
夏泳表示,中国移动已在全国建设超过4000座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截至2023年10月,中国移动大力推进“5G+北斗”行业应用,高精度定位服务累计调用已突破万亿次,落地项目超400个,辐射全国31省,累计上车数达450万辆。
“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5G+北斗’的发展与应用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夏泳说,该技术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规模整体较小,在基础设施的统筹布局、应用场景的融合拓展、生态培育壮大等方面还需要发力推进。
基于重庆移动5G应用场景的成功创新实践,夏泳认为,“5G+北斗”也需积极拓展重点行业应用,引导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汽车、大众消费、农业农村、能源电力等重点领域把“5G+北斗”应用纳入行业发展规划;在智慧交通、社会治理、应急抢险、自然资源等政府主导领域,带头打造一批“5G+北斗”的典型应用;推进“5G+北斗”赋能无人机应用,发展低空经济,促进线路巡检、消防抢险、安全应急等应用场景落地。“还需培育壮大产业生态,大力推进产业创新。”(记者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