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多举措构建民生保障网 绘就幸福民生新图景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4-04-01 09:21:33|网络编辑:黄业钦

广西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改革举措,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南宁市从切实解决居家老年人用餐难问题着手,在全市布局开设54家长者饭堂试点,在南宁市行政区域内居住的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到长者饭堂就餐每天可享受一次3元的补助。

南宁市明秀南社区居民李阿姨:“丰富、营养又好,样样齐全,(一餐)不到10块,(价格)非常亲民。

南宁市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改革,通过完善市、县、乡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保障养老服务设施落地需求。养老兜底保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工作成效显著,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在国家层面宣传推广经验做法。

南宁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舒晓明:“南宁市将逐步构建15分钟社区居家养服务圈,发展壮大养老产业,大健康产业,推动建设区域性国际健康养老胜地。

家住南宁的苏志明因患有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和心房颤动两种慢性疾病,长期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院就诊取药。以前他每个月买药开销很大,随着广西将门诊特殊慢性病病种由29种扩大到38种,并将38种特殊医保药品纳入单列门诊支付,他的负担也减轻了很多。

中区直驻邕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苏志明:“以前拿药是一千块多钱一个月,目前(医保报销以后)就是200多块,现在一次拿两个月的药,我们也很方便了。

广西一体推进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门诊特殊慢性病、医保特殊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三项制度改革,补齐基本医保制度中门诊保障薄弱的短板。2023年,广西新增137种药品纳入门诊特殊慢性病药品目录,落地集中带量采购508种药品和52类医用耗材,累计减少群众就医负担超130亿元。

自治区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处长秦彬彬:“我们将坚持人民至上,忠诚履职尽责,聚焦‘五免五减医保为民微改革等为民办实事事项,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桂林着力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建立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利用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推进漓江(城市段)支流“四乱一脏”治理,漓江干流治乱、治水、治山、治本“四治”工程全面完成。

桂林市民洪建利:“现在的漓江水很清澈,在这边还可以经常看到野生鸟类,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环境就是民生。桂林市在全区率先编制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全面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全力将漓江打造成为国内江河综合治理典范和世界级生态环境保护样板。

桂林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德华:“当前,桂林正在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切实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守护好八桂大地的山水之美。”(记者 吴清卿 通讯员 叶艳华 文涛)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