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在各地加快推进并落地见效。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中,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由城市政府分管住房城乡建设的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属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金融监管总局派出机构等为成员单位。根据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情况及项目开发企业资质、信用、财务等情况,按照公平公正原则,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经金融机构评估后满足其合理融资需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推进对于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以及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十分关键,既是当前破解房地产融资难题的创新举措,也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快“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有力抓手。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迅速。今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推动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目前,全国省市两级均已全面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分批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推送给商业银行。截至3月31日,各地推送的“白名单”项目中,有1979个项目共获得银行授信4690.3亿元,1247个项目已获得贷款发放1554.1亿元。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直接针对当前房地产行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场“及时雨”。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中,较多企业面临到期债务难以偿还、资金紧张等问题,融资难题居首位。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和房地产项目推进本是企业自身市场行为,但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发展关乎整个宏观经济的平稳健康,能否按时住进已购住房关乎购房百姓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因此,有关部门及时出手,出台多项措施加大对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积极推进房地产项目交付。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推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增强了企业信心。这个机制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民营企业众多房地产项目进入“白名单”,通过与银行协商,获得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新增贷款等支持。企业普遍反映,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很给力,帮助企业减轻还贷负担,改善经营状况。加快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表明政府高度重视房企融资问题,这不仅给企业传递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信号,也切实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让企业对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同样有助于减轻购房者后顾之忧。一段时间以来,二手住宅销售量增长好于新建商品住宅,这与一些房地产企业出现到期债务难以兑现、一些房地产项目不能按时交付有关,购房者开始对购买新建住宅信心不足,担心买到烂尾楼。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后,企业资金状况好转,一方面,购买进入“白名单”项目的购房者会更安心,看到了按时交付的希望;另一方面,随着能够按时交付项目的增多,各方对新建商品住宅的信心也会逐步恢复,有助于新房销售量回升。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推进过程中将积极破解堵点卡点,对暂不符合“白名单”要求的项目,各地将抓紧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房地产项目能够进入“白名单”也仅是第一步,金融机构还将进行项目筛选,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评估协调机制推送支持对象,对正常开发建设、抵押物充足、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建立授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积极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对于遇到的堵点卡点问题,政府、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应加强沟通协商,妥善解决,努力做到“白名单”应进尽进,资金支持应贷尽贷。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发展既是重要经济问题,也关乎民生福祉。应进一步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对符合“白名单”要求的合规房地产项目要积极给予资金支持,保障项目按时建成交付,切实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稳定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亢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