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方略 谋创新 抓落实】柳州:探索智改数转网联新模式 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4-04-23 08:17:59|网络编辑:李惠惠

柳州市紧抓建设广西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的新机遇,立足优势产业禀赋和产业转型需求,以智能制造为抓手,大力推动数智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智改数转网联“柳州模式”,取得积极成效。

走进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处处可见智能制造的身影:14条全自动产线、100多台工业机器人正在井然有序地生产。基于智能化运用,工厂交付周期较传统工厂缩短50%,效率提升80%,质量水平提高50%。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挖掘机智能研究院院长麻一清:“整个工厂目前自动化率达到了70%以上。是目前在行业甚至在国内国际最为先进的一个挖掘机制造基地。”

工厂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运营水平的提升得益于柳工下属的广西智拓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柳工推进智能制造的载体,公司的核心产品是面向机械制造业的智能加工装备和智能物流装备,提供智能化车间全面解决方案。过去一年,公司积极参与装载机智能工厂和挖掘机智慧工厂等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的智能化装备以及技术服务,并取得了多项成果。目前,公司研发的柔性化自动焊接机器人生产线正在试生产阶段,设备完全投入后预计月产能大于1000台,将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柳工广西智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江崟:“目前这项技术在行业里面,应该是属于领先水平,我们主要是攻克了几个关键点。一个是焊接跟踪技术,另外一个是感知技术,设备和设备之间的互联,使得它们能够进一步更好地协同提升生产效率。”

在智能制造的新赛道上,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应用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智能化升级。而上汽通用五菱“岛式”精益制造工厂则实现全球首创,颠覆式改变传统造车流程成为了现实。

上汽通用五菱智驾网联高级技术官潘涛:“2023年8月建成投产的宝骏精益智造工厂也就是LIM工厂是全球首个岛式精益智造工厂,颠覆了福特一百多年来的汽车传统制造工艺,打破了以往厂房和设备的空间边界限制。我们做到了无限空间柔性扩展,实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满足新时代下小批量、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的制造模式,实现工厂自动化率从15%提升到50%、工位数减少了40%。”

制造业企业进行“智改数转”,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柳州市发挥重点行业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支持链主企业为供应链企业提供智慧产线、智慧物流改造,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供应链企业提供设备诊断维护、智慧装备租赁等服务;大力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中的创新应用;同时,分类施策推进大中小企业智改数转,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对标国际国内行业一流水平,打造“数智领航”标杆企业。据统计,截至2023年,柳州拥有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10家,位列全区第一。今年1至2月柳州机器人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221万元,同比增长153%。近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4年自治区统筹支持工业振兴资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项目)拟立项名单,30个上榜项目中柳州就有12个,数量位居全区第一,为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柳州市工信局副局长莫春燕:“打造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小快轻准’解决方案,实现由0到1再到N的推广模式;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装备升级为智能装备、数字装备,加快本地化推广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记者韦黎 通讯员陈蓉 刘春菊)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