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展新颜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4-05-05 09:10:00|网络编辑:孟宪静

【文化中国行】

柳州市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展新颜

柳州东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广西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城楼。近年来,柳州市集中力量有序规划建设东门历史文化街区,让1000多年前的“柳公旧治”完整展现在世人面前。

柳州市东门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柳州市城中半岛,核心区主要包括曙光东路、立新路及两侧建筑。城楼上,一棵高逾15米、有着140年以上树龄的白兰树郁郁葱葱,和远处碧绿清澈的柳江相映成趣。与城楼相邻的,有柳州电报局旧址、大成国李文茂王府遗址、廖磊公馆、中共地下党活动据点联华印刷厂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

考古研究者、媒体人王剑:“1637年,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来到柳州,惊奇地看到‘东郭之聚庐,反密于城中’,意思是说东门外的这个片区,民居反而比城里更加密集,而且商号林立,贸易繁盛。徐霞客游历柳州,也是出于对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州刺史柳宗元的景仰,对‘柳公旧治’产生强烈好奇心。”

柳州市曙光东路上的“古城印记——正南门城墙遗址陈列馆”,是一个网红旅游打卡点。根据记录,1999年,就是在这里发现了一段古城墙遗址。经鉴定,这段76米的古城墙是明清柳州府城墙的一部分,与东门城楼城墙相连。

柳州市博物馆馆长程州:“正南门城墙的考古发掘是从2016年开始的,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了陶瓷器的残片大概是1万6千多件,相对完整的有120件左右。这些较多的历史遗迹,它展现了明代桂中商埠的盛景。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两片唐代的孔雀蓝釉的陶片,叫波斯陶,证明了柳州当时是一个作为水路的交通枢纽,是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货物分销点或者是中转站。”

东门城楼附近的罗池路东一巷,聚集了柳州日报社特支旧址、中共柳州县委旧址(重建保护)、中共桂柳区工委旧址(重建保护)等红色历史文化遗迹。201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通知,确认柳州市东门历史文化街区为第二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柳州市集中力量有序规划建设东门历史文化街区,累计投入资金1亿多元进行改造建设,对东门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让1000多年前的“柳公旧治”继续展现在大家面前。

柳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负责人石志高:“文保单位像东门城楼、正南门城墙还有廖磊公馆,这些在持续进行保护和修缮。再有一块就是历史建筑,修缮完之后,更加凸显它的活化利用,另外就是对于环境进行整治,按照规划和保护的思路来进行。”(记者 韦黎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