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伴手礼除了“老三宝” 游客还带走了哪些“宝”?

广西新闻|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2024-05-14 10:03:55|网络编辑:孟宪静

从清明到“广西三月三”再到“五一”假期,连续的假期里,来桂林的游客络绎不绝。欣赏过桂林的美景,很多游客会选购一些桂林伴手礼馈赠亲朋。除了传统的桂林三宝(三花酒、桂林辣椒酱、桂林豆腐乳)之外,桂林伴手礼诞生了哪些“新宝”?它们受游客的欢迎程度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走访。

桂林美食特产认可度高

除了“老三宝”还有不少选择

日前,记者走访市场采访了多家桂林土特产店,经营者告诉记者,随着伴手礼的品种增多,“桂林三宝”已不再“一枝独秀”,但由于其知名度、标识度和认可度都比较高,因此不少来桂林的游客依然会点名购买,所以都会买点,“桂林三宝”的总体销量比较稳定。

此外,据市礼业文化协会粗略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桂林三宝”销量平稳,而特色糕点、罗汉果、果干、茶叶等伴手礼销量增长明显。

“5月4日,一位广东游客一下要了46盒米粉。”梁玉珍是依仁路崇善米粉店的负责人,她说,该店已经开了20多年,来店里吃米粉的游客中,大概有三成会顺手买一些袋装米粉,“五一”假期里,因为购买袋装米粉的游客众多,还出现了排队的情况,假期5天,门店袋装米粉的销售额超过了15万元。

正阳步行街和东西巷内有众多土特产店和伴手礼店,其中金顺昌桂林桂花伴手礼店有7家门店,主要销售桂花糕、桂花茶、桂花酒、罗汉果等。东西巷一店店长卢晓玲告诉记者,“五一”期间,该店日平均销售额为1.2万元至1.5万元,最高的一天达到2万元,是平时的四五倍。“高峰时段,游客甚至需要排队结账。”卢晓玲介绍,店内销售最好的三款产品是桂花糕、罗汉果、桂花茶,其中桂花糕占整体销售额的40%-45%。

\

游客在正阳步行街一商店买了两大袋桂花糕。

记者注意到,在网上,几种美食类的桂林伴手礼口碑都很不错。5月7日,浙江网友“Lucky水晶女孩”在直播间留言说:“桂林罗汉果茶喝起来甜甜的,对咽炎失声比较好,超适合送主播、老师职业的朋友。”5月8日,湖南网友“583鱼缸胶”说:“弟弟从桂林玩带回来了桂花糕,有一股很浓很浓的桂花味,口感细腻,甜度刚刚好,推荐去桂林的朋友购买。”

年轻游客喜欢文创类伴手礼

团扇毛笔石画受追捧

近年来,桂林文创类伴手礼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非遗产品受到年轻游客的喜欢,富有桂林特色的黄昌典毛笔、石画、团扇、喀斯特背包、柚罐、鸡血玉等伴手礼在“五一”期间的销量都不错。

5月2日,东西巷一家店铺前围满了游客,记者走近看到,那是一拨年轻游客排队给团扇上漆。游客拿着印有“桂林”字样的白色团扇放入加了彩漆的水桶里,不同颜色的漆让每一把团扇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伴手礼,让人爱不释手。老板忙得不亦乐乎,时不时让大家排好队,按顺序来。

\

5月2日,游客在东西巷一家店铺体验自己给团扇上漆。

\

桂林的梅瓶成了暗香书影系列礼包上的图案。

“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我们黄昌典毛笔销量还可以,销售额是平时的3倍。不少游客买来送给家里的老人、小孩写书法或绘画,还有送礼当摆件装饰。”桂林黄昌典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想说,5月1日,一群南宁的大学生来到毛笔基地,对各式各样的毛笔及礼盒很感兴趣,几乎每人都买了。

“近年来,黄昌典毛笔热销北京、上海、深圳、青岛、杭州、武汉等地,这得益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国人重视和喜欢。”李想说,他们也一直在根据市场反馈开发调整产品,像3月推出的书画启蒙盲盒就很受欢迎。

\

游客在东西巷一家店铺挑选文创伴手礼。

东西巷穿青书院有礼包、石画、团扇、茶杯等桂林原创伴手礼销售。销售人员卢玉福表示,“五一”假期进店的游客络绎不绝,营业额是平时的3倍多,卖得最好的是桂林特色礼包,其次是团扇、石画等。漓江石画被誉为“能带走的桂林山水”,吸引了许多年轻游客。“5月3日,一位河北游客买了一块石画,称赞那是她买过最满意、最有特色的文创伴手礼,夸奖桂林人有想法,把普通的小石头和沙子变成一幅美景,让漓江山水可以被游客‘带走’,特别有意义。”卢玉福说。

伴手礼市场竞争激烈

业内人士建议好资源要叠加好创意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伴手礼的开发、培育和宣传,2017年起启动了“桂林有礼·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作;2020年8月,首个“桂林有礼”会客厅对公众开放;同年举办了首届“桂林有礼·旅游商品”品牌产品评选;2023年5月,桂林“城市礼品”终评工作顺利举行,确定了首批桂林“城市礼品”名录和“城市礼品”培育对象名单。

桂林市礼业文化协会是桂林礼品和特产业的行业协会,会长朱芳琼坦言,桂林伴手礼还是要进一步从桂林历史文化、传统手艺、民俗特色等方面挖掘,注重产品口味品质、创意创新,更加重视切合年轻人的理念和观念,“伴手礼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更多是比创意比文化。”

广西旅游商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张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相关部门、协会、企业加大合作力度,最好把每年涉及文旅领域的相关评选活动进行整合,可以叫“桂林国际旅游文创设计大赛”,让全世界的优秀设计团队、知名文创品牌等为桂林设计开发有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建议大赛每年设置一个主题,针对一个县区或一个景区的IP开发设计专属伴手礼,这样参评作品之间更有可比性,也有利于选出潜在的爆款。如果通过大赛发现好创意,可以重奖并联系企业让成果转化变成畅销的伴手礼。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