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V高压快充能解决新能源车续航焦虑吗?

汽车|来源:中国消费者报2024-05-17 11:07:19|网络编辑:夏汝

  “仅需一杯咖啡的时间,便可以让你的爱车元气满满。”近期,多款新能源车上市时纷纷打出800V高压快充概念,以“充电10分钟 续航增加200千米”“补电时间向10分钟以内迈进”等为宣传由头,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充电是新能源车绕不开的话题。车企广泛宣称的800V高压快充到底是什么?又能否真正改善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对此,《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提升充电体验势在必行

  卷,成为概括当前车市激烈竞争的恰当字眼。纵观汽车企业市场布局,从卷价格、卷产品、卷服务,再到卷权益、卷技术、卷产业链上下游供应体系,产业变革加速的国内车市正面临“厮杀”。

  随着电动化市场发展趋势日渐清晰,产品实力显著提升的新能源车已成为消费市场购车时的重要选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近四成,创历史新高。不过,充电慢一直都是困扰新能源汽车车主和车企的难题。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机构此前发布的《中国高压快充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5)》显示,随着电动汽车行业加速发展,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充电问题仍是影响用户购买电动汽车的首要因素。用户快速补能的需求强烈,需要“5分钟以内快速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快捷”。

  但当前新能源汽车平均充电时长普遍以小时为单位。北京新能源车主张晓光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虽然充电桩服务商和车企加大了直流快充桩的布局,其充电速度相比交流慢充桩提高不少,但整体效果仍较为有限。“根据实际体验来看,即便使用快充桩为车辆充满电也需要以小时为单位,距离心中的期待有一定差距。”他直言不讳。

  在此背景下,汽车市场诞生了新的“卷”方向——动力电池充电速度。而在具体提升充电体验方面,业内将目光聚焦于800V高压快充。

  其实,800V高压快充并非新概念。早在2019年,保时捷Taycan便首次引入800V概念,但鉴于当时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有限,消费市场关注度不高,导致其在推出市场不久后便逐渐销声匿迹。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核心技术迅猛发展,电池容量不断扩大,目前单车纯电续航能力大幅提升,其中不乏多款纯电动车型突破1000公里。就在刚刚过去的2024北京国际车展上,某国产动力电池厂商发布了全球首款集成1000公里续航与4C超充特性于一体的磷酸铁锂电池新品。

  随着新能源车续航能力屡创新高,充电环节唯有同频发展才能满足消费者充电需求。否则,以充电等待为代价的续航,恐怕难以缓解车主心中的“充电焦虑”。

  在消费市场的殷切期盼下,800V高压快充似乎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方案,为数以万计的新能源车主带来了曙光。

  800V高压快充存“水分”

  目前,新能源车和800V高压快充的深度绑定,似乎是提升新能源车主用车体验的最佳组合。

  今年以来,包括埃安、小鹏、智己在内近20家车企均发布了800V平台产品或者目标规划。业内普遍认为,800V平台产品或者目标规划势必是新能源车发展的新方向。

  跟手机充电器一样,动力电池的充电速度与充电功率正相关,想要提高充电功率,主要有两个方法:提高充电电压或增大充电电流。电流越大对于导线的要求就会越高,其中对导线截面要求更大,也就是需要更粗的导线,这必然导致充电线的重量增加,甚至一人无法轻松拿起,造成充电体验不便。因此,现在业内将重心放在了提高充电电压上。从新能源车市场推广至今,充电桩充电电压从220V,逐渐提升至400V以及当前日渐火热的800V。

  从理论及字面上看,充电功率成倍增长意味着充电速度也应成倍提升,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记者了解到,目前,只要充电桩的充电电压能够达到230V—450V区间范围内,企业往往就宣称为400V高压快充;只要其充电峰值电压能够≥550V,就可以对外宣称支持800V高压快充技术。换句话说,无论是400V还是800V,都是一个业内统称说法,而非消费者直观所见。

  针对这一点,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其品牌旗下首款车型上市发布会上,质疑其他厂家存在虚标的现象,并直言“有些车企只能做到650V却依旧称自己是800V”。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同样是800V高压快充平台,有些车最大充电电压只能到550V,有些车最大充电电压却能够到750V,还有一些车最大充电电压超过了800V。例如,广汽昊铂GT车型额定电压为622V,腾势D9 EV额定电压也仅为608V,这与人们理解的800V充电电压有着不小区别。

  这项技术能否改变消费者的用车体验?不少消费者反映在购买800V高压快充车型后,与此前400V平台的车型快充时间并没有显著区别:400V车型快充21分钟可以增加150公里—200公里,而800V平台车型增加相同续航则需要15分钟。

  或许是捕捉到这“漏洞”,目前已经有车企喊出900V甚至1000V高压快充的“口号”,令消费者难辨真假。谁宣称的额定电压数值越高,谁就能抢先领跑超充时代?对此,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认为部分厂家打出800V高压快充概念,有混淆消费者之嫌。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关注并购买其产品,同时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但这可能会让消费者误解其产品的真实性能和充电速度,导致购买决策不准确。”

  体验高压快充并非易事

  除了车辆需要支持800V高压快充,要想实现车企宣称的“短时间充电”还需要一个关键:支持800V高压快充的充电桩。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商业快充桩以400V居多,鲜有支持800V。这意味着购买支持800V高压快充车辆的消费者,必须前往具备同等能力的充电桩进行充电,两者缺一不可。

  但据记者了解,因成本及建设周期较长等因素制约,车企在布局高压充电桩方面并不如介绍产品信息时那般积极。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主流车企超快充站占自营充电站比例仅在三成左右。

  张孝荣表示,实现800V高压快充需要大功率充电设施为基础,这对厂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毫无疑问,车企若要履行承诺,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建设充电网络,包括充电桩的数量和质量,以确保消费者能够快速、方便地充电。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功率充电设施的建设和布局是基础,否则消费者即便购买了支持800V高压快充的车型,也无法享受到快充的便利。

  此外,长期快充会对动力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很大程度上影响电池寿命。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曾公开表示:“从技术角度来分析,我不主张经常使用快充,因为车辆一旦充电太快,锂离子嵌入负极时会和电子结合形成锂金属,锂金属会长成枝晶,它会把正负极中间保护作用的隔膜刺破,造成正负极之间短路,导致动力电池着火事故发生。”

  张孝荣表示:“快充会损伤现在的动力电池是行业共识。这是因为高压快充会导致系统发热问题,进而对电池的健康和寿命造成影响。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电池材料的改进,这个问题可能会得到缓解,我们应该客观看待800V高压快充的发展,并期待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吴博峰)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