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啦!它原来有这么多非遗宝藏!

新闻眼|来源:新民歌大会2024-05-31 09:02:42|网络编辑:杨琪玉

叮咚!

上个周末,

你看《新民歌大会》了吗?

“抖音音乐人”唐艺

携万人创演团

重新演绎《千年等一回》

看得我是热血沸腾!简直不要太嗨!

\

\

没想到

当唐艺碰撞的不只是五大鼓阵

还带火了非遗最强音

它们一下子撞进了大伙儿的小心巴!

\

\

作为享有“岭南美玉”之称的

文化古城玉林

其实也是妥妥的“显眼包”

2项国家级非遗

27项自治区级非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新细扒一下

千年鬰州到底还有多少

我们不知道的非遗宝藏吧!

\

1、舞龙舞狮

盘出非遗新花样

舞龙和舞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祥瑞、好运和成功。

\

玉林传承醒狮文化已久,每逢重大节庆日、民俗活动日就会有舞狮舞龙武术表演,是玉林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之一,玉林舞狮兼取南北之长,有“文武”之分。文狮动作舒缓平稳,表情细腻诙谐;武狮则动作威猛,矫健活泼。表演时配以锣、钹为伴奏鼓乐,给人以激情奋进的感受。

\

伴随着舞狮人的腾飞跳跃,展现出的不仅是一段城市历史,一段传统记忆,更感受到玉林这座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

2、州珮功夫

武林血脉觉醒东方

如果还有大侠,一定是深藏在州珮里。“州珮功夫”拳、棍、刀、枪、剑、戟等套路近百套。 “四平天地”是州珮功夫的基本功,它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内容。  “金钱豹” 套路共108拳,攻势凌厉,气势如虹。

\

“武石串”习武时先将24斤重的石串套在双手腕上,动作朴实浑厚、干脆利落,主要在迎神庙会和民俗节庆时表演。 “州珮功夫”的拳谱流传至今还有50多首,不仅能习武健身,更有育人立德之效。“文武双全”成为“州珮功夫”的一大特色。

\

3、玉林八音

千古流传,余音不绝

\

玉林八音又称桂南八音、吹笛儿、吹六笛等,是广西玉林地区唯一的传统吹打乐。它源自秦汉时期宫廷和军中的吹鼓乐,至明末清初传至玉林,被音乐界同仁称为"桂东南交响乐"。

\

作为传统民俗文化之一,除了七吹八大套以外,尚有300多个长短两类曲目。玉林八音的曲调演奏主要讲究三对口,即曲目分为白事专用曲目、红事专用曲目和中性曲目,故在玉林有"宁可少摆几桌酒,不可缺少一台吹"的说法。

\

4、玉林剪纸

纸上生花“剪”造非遗魅力

\

玉林剪纸在元朝时代已有流传,到清代、民国盛行。剪纸在玉林是一种很普遍的民间艺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福和向往。心灵手巧的玉林人,可以借助一把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出各种玲珑秀美、寓意深远的图案,把生活装点得丰富多彩。

\

\

玉林的剪纸造型多样、内容广泛,构图简洁,线条优美,剪纸内容有人物、花卉、狮子、老虎、花鸟鱼虫等,图案根据主题不同来创作,如生日、祝寿剪寿字、桃子;过年剪鱼、福字;挂灯剪娃娃、葫芦、莲花;结婚剪大红双喜,常见的有“喜得贵子”“宝鸭穿莲”“麒麟送子”“龙凤戏红双喜”“鲤鱼贵子红双喜”等。以表达喜庆吉祥、祈求福祉的美好愿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

5、玉林羽毛画

羽作丹青入画中

玉林羽毛画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制作工艺主要分布在玉林城区。明末清初,在玉林就有民间艺人,凭着眼灵手巧,制作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鸟画、山水画,作为文化艺术精品,互相馈赠。

\

\

玉林羽毛画有平贴羽毛画和半立体羽毛画两大类,用于作画的羽毛经过筛选、洗涤、消毒、杀菌、剪切、防蛀等多种复杂工艺,借助传统的雕塑、木刻、装饰工艺等的表现手段,制作成漂亮鲜艳的图画。如今,玉林羽毛画已成了玉林的一张独特名片。

\

6、白糤

戒不掉的烟火美食

白糤是玉林人的传统年货,每逢过大年,如果你到玉林人家中做客,好客的玉林人必定会拿出这种独特的食品招呼宾客。

\

它圆鼓鼓像筛子倒扣,上面往往伴以各种各样的阳刻书法字,字的内容通常是“福、禄、寿、喜”。食用之前,主人用手在上面一压,这个精美的艺术品顷刻间散开,往嘴里一咬,香、甜、酥、脆,回味无穷。

\

7、玉林茶泡

一片冰心在茶中

玉林茶泡可追溯至宋代。当时,富贵人家待字闺中的女儿家们,闲时关注饮茶时可以佐配的材料,因冬瓜味甘性凉易于解暑,便将其作为原材料开始研究制作,这配茶之物便是茶泡的雏形。

\

\

玉林民间新娘出嫁必备三宝——嫁妆、茶泡手艺、茶泡,还以拥有茶泡的数量、花式、品种来象征身份和地位。

\

制作一块简单的茶泡需要经过錾刻、浸泡、过青、上盘等主要7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一番讲究,如今也盛行于老人祝寿、招待贵宾等活动。

\

8、牛腩粉

一碗粉记住一座城

\

玉林人的清晨,常被一碗香气氤氲的牛腩粉叫醒。牛腩粉是千年古州郁林独特的文化记忆,是玉林乃至广西的一张名片。

\

本地白粘米制作而成的细米粉配上经过十几道工序炖煮的牛腩和Q弹脆口的肉蛋,加上一勺牛骨和猪骨熬制组成的浓郁汤头,美味爽口的牛腩粉就出炉了。

\

\

在玉林大街小巷有很多牛腩粉店,无论外地来的客人还是归来的游子,都喜欢用吃一碗粉的时间,记住玉林这座城市。

9、铜錾刻

方寸之内纳乾坤

铜錾刻工艺是我国流传甚早的传统手工技艺,始源于夏商,兴盛于大唐,它的制作工艺繁杂,图案韵味别具一格。

\

\

铜錾刻技艺是利用金属延展性进行创作的艺术,构思、画稿、煅烧、平錾、浮雕、镶嵌、焊接……每一件錾刻作品的完成,都需经过几十道工艺程序,创作过程中的一錾一锤都关系着作品的成败,哪怕是一个熟练的手艺人,在最后那一锤把作品敲坏也是常事。但即便如此,机械化生产永远不能也不会取代传统技艺,因为每一件手工艺术品都融入了创作者的灵魂和心血。

\

\

10、博白芒编

指尖上的艺术

博白,有着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2014年,博白芒竹编织技艺入选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博白芒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集实用性、观赏性与收藏性于一体。把竹和芒作为原材料,刮青、剖篾及去皮、剥芯、薰晒、防虫防潮处理等加工程序,用交、压、串、缠绕等技法,在定制的模型上编织成各种生产生活用具,芒编能编出来的物品,说是只有你想不到也不为过。穿、交、串、绕,一经一纬,小小的芒编在指尖跳跃,不一会儿的功夫,便织成了一个个美轮美奂、栩栩如生的精美艺术品。

\

11、玉林中草药

这个“非遗”很有料

玉林,素有“中国南方药都”的美誉。这里地处桂东南丘陵地区,有土山、石山、丘陵、坡地和平原。非常适合药材的生长,鸢尾,绣球,剑叶龙血树,绿玉树,猫尾草等等名贵中药在玉林都有种植。

\

\

如今,玉林药材专业市场有经营户3000多户,经营的中药材品种有4000多种,畅销全国并出口到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

\

\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在玉林

非遗就是那颗最亮的星

与新民歌共鸣,再现传承之美!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