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桂林团扇:把“华流”做成“顶流”

新闻眼|来源:北部湾在线2024-06-10 10:36:57|网络编辑:夏汝

【文化中国行】

桂林团扇:把“华流”做成“顶流”

桂林团扇起于宋朝,明清后日渐盛行,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融的产物,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2018年,“桂林团扇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近年来,桂林团扇手艺人不断“守正创新”,保持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将其推向市场,力争把“华流”做成“顶流”。

在桂林市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非遗工坊”里,来自南宁的非遗主题研学团正在体验桂林团扇的制作过程。

贴扇面、上胶水、包边……每一个过程都需要绝对的耐心。在现场老师的指导下,一把把有古典韵味的桂林团扇制作完成。

研学团成员吴女士:“它的扇骨很特别,扇面也是比较精美的,拍照很好看。

桂林团扇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从选竹子开始到制作完成,时间跨度可能长达数年之久。

指导老师李佳华:“我们目前体验的是四(个)步(骤),其实主要是有八(个)步(骤),剖丝会比较难,因为它需要把一根竹子去剖成比较均匀的细线,一般都是资深的老师去做。

制作时,扇骨通过将一根直径不到1厘米的厘竹,匀量剖为几十根细丝来编织定型。在这过程中,竹丝的粗细和数量都有讲究,竹丝厚度仅为0.5毫米,每一根竹丝粗细、长短都要一致,稍有偏差,就是废品。正是由于制作难度大,让桂林团扇显得尤其珍贵。

近年来,桂林团扇的文化价值不断深入挖掘。除了在五星级酒店设立“非遗工坊”邀请游客体验制作过程,在桂林多个景区、景点及“非遗”主题活动现场,都能看到桂林团扇的身影。“非遗市场化”也让桂林团扇成为越来越多国际品牌的“新宠”,路易威登、芬迪等公司纷纷开发有桂林团扇元素的新品,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

“邱广初”桂林团扇非遗品牌主理人滕姗姗:“我们的东西有非常多的唯一性,非常具有民族性。去做这种传承、传播的意义就在于,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真正正带到世界上去,真真正正地做到‘华流’就是‘顶流’。

(记者:董杰)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