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再交新答卷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4-06-11 08:15:36|网络编辑:杨琪玉

学方略 谋创新 抓落实

守护绿水青山——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再交新答卷

桂林市深入开展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擦亮中国的“世界名片”,漓江生态综合治理交出新答卷。

近日,在桂林市象鼻山公园,市民、游客开展了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此次共放流草鱼、光倒刺鲃、黄骨鱼共计96.5万尾。

游客王女士:“我从山东过来,感觉这里山清水秀。增殖放流这种活动很好,对我们有一种教育意义,保护生态是造福百姓嘛!”

除增殖放流外,漓江保护系列措施还包括成立桂林山水保护研究院、建成数字漓江5G项目可视化指挥中心,持续完善漓江保护长效机制。同时,桂林市积极推动漓江排筏和游船“油改电”,目前已完成1000多艘纯电动力游览排筏建造。如今,一张张无噪声、绿色环保的纯电动力游览排筏,游弋在碧波之上,伴随游客的不再是马达的轰鸣声,而是漓江潺潺流水声和群群白鹭不时的鸣叫声。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朱名武:“全面深入开展‘治乱、治水、治景’专项行动,以最严的措施保护漓江生态环境,实施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

桂林市还积极推进立法,为漓江保护提供法治保障。桂林市人大常委会整合立法资源,建立“3+N”立法联动推进机制,成立“两个保护”即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立法工作专班,科学编制相关专项立法计划。桂林市人大还深入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信息采集点,收集到专项立法项目建议20多条。

桂林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石凤羽:“目前,全市已制定地方性法规16部,其中涉及‘两个保护’的有9部。我们将继续审议《桂林市漓江洲岛滩涂保护规定(草案)》,针对漓江洲岛、滩涂保护和管理、旅游秩序等进行小切口、精细化立法,把‘两个保护重要理念融入法规之中。”

此外,桂林市还不断完善全方位保护机制,构建起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漓江保护新格局,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提升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截至目前,申报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等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4月底公布的《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报告》和《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2023年)》,首次发布了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指数显示,漓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等级均为最高等级——优,呈逐年上升趋势。

桂林市市长李楚:“我们桂林市坚持把漓江保护摆在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的第一位,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提升漓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系统治理,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坚持绿色发展。我们将全力守护好漓江这个全中国、全世界的‘宝贝’,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

(记者 董杰)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