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做好产业转移大文章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闻眼|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2024-06-12 08:08:58|网络编辑:杨琪玉

学方略 谋创新 抓落实

广西做好产业转移大文章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广西建设“一区两地”,打造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广西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新布局,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积极融入大湾区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日前,香港公司在玉林市福绵区投资建设的广西精记拉链有限公司,各个车间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作为同类企业中少有的具备完整产业链的拉链研制企业,该公司通过持续升级改造生产设备,产能得到快速释放,产品辐射全球,出口比例高达70%。广西精记拉链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助吴森胜:“我们高度整合,所有的东西都在我们厂区做,可以更好地把控品质,从我们工厂发出的产品,也传递到世界各个地方,东南亚,甚至到欧洲、到美国。

玉林市创新“研发在外、玉林制造”的合作模式,全方位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去年,玉林市大力实施“玉商回归”举措,引进玉商回归项目250多个,总投资631亿元,带动2.5万玉工返乡就业。一批批“玉林制造”“玉林质量”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上崭露头角。玉林市副市长石红艳:“我们打通了出海大通道,可以享受9%的所得税税率。桂惠贷贴息(直接给企业)1.5个点;我们(落户企业)可以同时享受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多重叠加政策优势。

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今年以来,广西深化园区体制改革,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加快园区设施建设,以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流的承接产业转移平台。自治区园区办副主任、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覃元臻:“今年1—4月,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398亿元、同比增长11%;全区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完接近1000亿元,其中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占比60%,可以说,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与此同时,广西聚焦优势产业,加快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集中力量发展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崇左市作为中国连接东盟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愈加活跃,2023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超过2700亿元,占崇左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的60%以上。崇左市副市长刁卫宏:“崇左市逐步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广西崇左制造+东盟及国际市场的跨境电子产业链,生产面向东盟市场的电子元器件等核心产品及配套部件。我们构建了广西凭祥与越南北部工业区2小时产业生态圈,以满足电子信息产品的快速通关。

南宁市充分发挥南宁轨道交通集团作为链主企业的优势,规划建设广西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园、南宁轨道科技创新产业园等园区,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构建轨道交通“南宁造”。南宁市委常委、副市长郭伟:“今年以来,已有14家轨道交通装备龙头企业落户南宁,9家装备制造企业将于年内投产,年产电梯30000台的广西梅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据了解,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将于6月15日至17日在南宁举行。本次活动以“打造市场经营便利地 共创产业合作新未来”为主题,将突出广西市场经营便利地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要求、产业链供应链共建共享等特点。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博:“去年活动现场签约项目356个、总投资3225亿元,其中来自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项目占86%。目前,我们正集中力量开展精准招商,已有100多个项目达成签约意向,预计本次活动签约项目的质量、规模、投资额比去年均有提升。

(记者 黄婉)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