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真的有一天会把二维码用光吗?一起来解密!

国内新闻|来源:央视网2024-06-24 12:00:53|网络编辑:刘婷

  央视网消息: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二维码随处可见。近期,网上突然出现这样一种说法,说是“据不完全统计,二维码每天的全球使用量高达100多亿个,所以很快就会被用完。”二维码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人类真的有一天会把二维码用光吗?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也就是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

  我国对于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2016年8月3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2017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2018年4月1日起实施。从此,二维码支付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在实际应用中,二维码的容量远超我们通常需要存储的数据量。

  在使用二维码的安全性方面,专家提示,从理论上讲,二维码本身不会携带病毒,但很多病毒软件可以利用二维码下载。据警方介绍,扫描二维码,有时候会刷出一条链接,提示下载软件,而有的软件可能藏有病毒。其中一部分病毒下载安装后,会对手机、平板电脑造成影响;还有部分病毒则是犯罪分子伪装成应用的吸费木马,一旦下载就会导致手机自动发送信息,并扣取大量话费。因此,未知来源的二维码千万不要轻易去扫。

网友评论 [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网站简介 | About BBRTV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专题回顾 | 中文简体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Nam | ภาษาไทย

广西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支持指导

广西广播电视台 主办

本网站由北部湾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