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经济特区是印度尼西亚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印尼经济特区委员会代理秘书长里扎尔·艾德文最近表示,印尼不久将再新增4个经济特区,总投资161万亿印尼盾。
据介绍,新增的4个经济特区分布在4个省,其中位于廖内群岛省巴淡岛的2个经济特区将专注于物流、能源开发和健康旅游,万丹省南坦格朗经济特区将专注于数字经济、教育、健康和创意产业等,位于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的经济特区将从事物流和能源生产及加工行业。
里扎尔表示,有关建立4个经济特区的计划已通过审核,但尚需总统批准,然后才能正式纳入政府开发的特殊区域清单。
此外,政府还收到7个经济特区的提案,分别位于爪哇、苏拉威西和东加里曼丹。其中,位于东加里曼丹的努桑塔拉经济特区将为新首都提供能源,并成为采矿活动的展示中心。里扎尔表示,投资者对这7个拟建经济特区的需求很大。
7月26日,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为位于中爪哇的巴塘综合工业区揭幕。该工业区始建于2020年,规划面积约4300公顷,可创造约25万个就业机会。第一期占地400公顷,目前已有18家公司入驻,投资额达14万亿印尼盾,吸引劳动力约1.9万人。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表示,在这里将创建一个经济特区。
印尼于2009年通过了《经济特区法》,首次开始发展经济特区。根据该法律,受独特经济法规约束的指定地区应致力于在各个地区之间创造更加平等的经济发展。印尼第一个经济特区位于万丹省丹绒勒松,于2012年启动。目前,印尼全国已有22个经济特区,主要集中在工业、旅游业和数字领域。
印尼政府为经济特区提供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据介绍,投资额最低为1万亿印尼盾的投资者将获得20年企业所得税豁免,投资额不低于5000亿印尼盾的企业将获得15年的企业所得税豁免,投资1000亿印尼盾的投资者将获得10年的企业所得税豁免。经济特区的其他财政激励措施包括免税期、税收减免、增值税豁免、奢侈品销售税豁免和地区税豁免。
里扎尔表示,在非财政方面,包括政府协助等举措将为经济特区投资者提供便利。例如,建筑使用权长达80年、放松进入许可、高达100%的外资所有权等。此前,并非所有企业都允许外国投资者拥有100%所有权。外国人可以独资拥有的行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建设服务业、海上石油和天然气钻探、地热钻探、木材工业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此外,政府还在优化“一张地图政策”,以加速经济特区和国家战略项目的发展。2023年2月,印尼地理空间信息局根据总统令授权,发布了共享地理空间信息的访问分类和机制,特别是有关公共访问权的信息。此前,这些数据和信息是封闭的,没有提供公众访问的机会。印尼地理空间信息局负责人阿里斯·马法伊表示,目前他们收集的数据共分为151个专题,这对于数据确定性非常重要,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获得其目标和关注主题的地理空间信息。
印尼将继续努力鼓励经济转型,包括通过发展经济特区加快经济增长,实现“2045年黄金印尼愿景”。印尼新当选总统普拉博沃在“一张地图”2.0版启动仪式上表示,“经济特区等政策可以加速发展,这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哈塔托也表示,经济特区对区域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要瞄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国际标准的旅游服务、教育健康服务、数字经济等。
里扎尔表示,总体而言,大多数经济特区发展良好,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包括帮助改善地区经济并消除地区差距,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业活动和鼓励高经济价值的商品与服务的进出口等。自2012年到今年6月底,经济特区的投资实现额已达到205.2万亿印尼盾,雇用了超过13万名工人。2024年上半年,经济特区的投资额达到31.4万亿印尼盾,占今年78.1万亿印尼盾目标的40%。同期,经济特区吸引就业人员15229人,占目标38953人的39%。 (经济日报驻雅加达记者 陈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