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广西各地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文化大餐,舞龙舞狮、大鼓、灯会、剪纸等传统文化活动将浓浓年味“拉满”,让市民游客过个“文化年”。
在南宁市图书馆,“金蛇献瑞 书香迎春”的主题美陈格外喜庆,许愿墙、灯谜书展、新春电子图书推荐展等造型布置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不少市民在此驻足打卡拍照。
市民胡先生:“在这里转了一圈,觉得还挺好的,挺有过年的氛围的,布展还是用了心的,设计各方面跟春节主题也比较贴切。”
今年春节,南宁市图书馆推出了平陆运河科普巡展、“共筑中国梦·童趣迎新年乐玩互动展”、永乐大典“宁”字册系列展览等阅读活动。
南宁市图书馆阅读推广部工作人员陈思佳:“除了我们线下的活动之外,我们在线上还推出了知识竞答的挑战赛,还有少儿绘本、视频打卡、春节线上书展等等形式多样的线上阅读推广活动,都欢迎大家来参加。”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迎春美术作品展、新春文化庙会、皮影戏展演、迎新春线上有奖答题等春节主题活动分别在南宁书画院、南宁孔庙、南宁博物馆和南宁市群众艺术馆上演,让市民群众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浓浓的新春祝福。
在桂林市独秀峰下的读书岩前,99名学子齐声朗诵南宋诗人王正功写下的《鹿鸣宴劝驾诗》。1月30日,独秀峰·王城景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精彩不断。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要数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彩拓的展示。桂林彩色拓印代表性传承人王继胜演示了“福”字、“寿”字拓印,给市民、游客带来美好祝福:“过年嘛,就是一种幸福美满的追求。过年期间就是以这个‘福’‘寿’来进彩拓,万人拓‘福’字,就是人民向往这种美好的寓意。”
在非遗剪纸区域,展示活动同样精彩。只见手工艺人在红纸上用剪刀随意裁剪,一个个形神毕肖的动物剪纸就呈现在大伙儿的眼前,引来阵阵赞叹。
桂林市剪纸文化学会副会长闫思宁:“春节期间,我们要张贴红色的窗花。剪纸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是十二生肖剪纸,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肖,也是自己的一个守护神,所以也是希望大家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生肖,然后把祝福带回家。”
游客张靖:“增长一些这种历史知识,知道我们的这些非遗文化。了解非遗文化,知道它的来源,还可以传承呢,有一种荣誉感。”
在崇左市江州区太平古城景区里张灯结彩、人流涌动,到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景区里开展的天琴弹唱、独弦琴演奏、竹竿舞等精彩的表演更是让广大游客们大饱眼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壮族骆越文化魅力。
游客王萍:“太平古城节目基本上都是我们传统的民俗项目,表演非常的新鲜。”
崇左市花山岩画景区作为近期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确定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游客打卡点。游客们在景区内乘船沿江而行,一边欣赏两岸的秀丽山水,一边探究崖壁上的岩画图案。
游客巫沁秀:“带小朋友、家人看一下,我觉得环境做得越来越好的,还有这个民俗村的一个建设,包括壮族的天琴歌都是挺好的。”
在钦州市灵山县城六峰湖休闲公园,壮族狮舞、烟墩大鼓、川剧变脸、杂技等非遗节目在春节期间轮番上演,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非遗年味,感受浓浓的传统“年文化”。活动现场,30面烟墩大鼓齐擂响,鼓声气势恢宏,声震长空。
烟墩大鼓小鼓手施建宁:“我12岁,学大鼓已经1年了,我来到县城敲大鼓,给大家带来喜悦,我自己也很快乐。”
春节期间,灵山在全县17个乡镇(街道)86个行政村举办413场次体育活动29场文艺晚会,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体会到浓浓年味。
灵山县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局长吴行新:“我们分三个舞台向观众献上精彩的民俗非遗表演,让大家度过一个充满年味和传统文化的蛇年新春佳节。”(记者 彭龙 甘智锐 董杰 华英平 通讯员 杨本忠 黄广妃 陆华勇)